原标题:渭源:支付方式改革有效遏制趋利行为
渭源县是我省开展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的首批试点县,在改革过程中,该县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为民惠民为目标,提出了“14885”的改革布局,即围绕“一个目标”(预防为主,减少疾病),用好“四个平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平台、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平台、村级三件事普及平台、爱国卫生运动平台),实行“88工作模式”(整合八支队伍,抓好八项工作),推进“五个阵地建设”(健康村社、健康家庭、健康学校、健康医院和健康机关),整合卫生服务资源,形成了政府主导、卫计牵头、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
渭源县强化突出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总额包干+自主控费,激励医疗团队以改善群众健康为目标,探索建立了医保杠杆撬动机制,有效遏制了医院和医生的逐利行为,医疗机构公益性逐步增强。一是推行总额包干制度。在当年新农合筹资总额中扣除大病保险金、风险金、15%的当年结余资金和重大疾病费用总额后,确定当年新农合可用资金总量,按照3比7的比例划分门诊和住院资金量。二是实行住院费用打包付费制度。合理确定年度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费用总额,按照每月总额包干费用的60%下拨医疗机构作为周转基金,按月预付,次月结算,年底决算。三是实行门诊费用打包付费制度。对普通门诊、特殊病门诊和医师多点执业门诊诊疗费实行打包付费,其中90%的普通门诊服务由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承担,10%的特殊门诊由县级医院承担。四是建立费用控制奖惩制度。总额包干费用有结余的医疗机构,结余部分归医疗机构所有,并在拨付下一周期总额预付资金时按照3%-5%的比例予以奖励;当月实际补偿金额超过包干总额的,超出部分由医疗机构承担,并按5%的比例予以处罚。2016年1-4月份全县次均住院费用乡级为880.82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67个百分点;县级为3070.92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9.43个百分点。五是实施部分病种分级诊疗制度。确定县级医疗机构分级诊疗病种219种,中心卫生院60种,普通卫生院50种,实行单病种定额付费,鼓励患者在基层就诊。目前,全县住院病种覆盖面达到80%左右;县外住院率为9.27%,较去年同期降低了3.58个百分点。六是严格执行“即时结报”制度。急危重症病人入院后,采取不缴费、先治疗的制度,出院时一并办理结算手续。七是实行结余资金再分配制度。对全县65岁以上的老人按照人均100元标准进行健康体检。此外,该县通过“兜底救助+健康干预”模式,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通过公共政策加健康导向,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