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投稿

白银百岁红军“刘奶奶”的特殊党费(组图)

2016-07-04 10:25:00 来源:白银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兰琴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图为老红军刘汉润。

  图为刘汉润交纳的大额党费收据。

  图为刘汉润的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光荣证。

  图为刘汉润的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光荣证。

  图为刘汉润与本报记者合影。

  原标题:凝结在党费里的初心  

  记者 施耀花 刘俊石 柳萍文 /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共产党员的初心,就是党旗下的铮铮誓言。战火纷飞的年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革命理想,在生与死的较量中,始终与党的前途命运连在一起,不怕艰难困苦,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交纳党费。和平年代,他们坚守信念交纳党费,为所信仰的事业默默无闻地发挥着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在白银,也有这样一位年近百岁的西路军女战士,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她就以交党费这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形式,践行诺言,不忘初心。今年“七一”前夕,这位曾经爬雪山、过草地,从长征路上走过来的老人又一次交纳1万元特殊党费,表达了对党的深厚情谊。她就是我市唯一健在的西路军女战士刘汉润。

  党旗下的誓言一诺千金终生不悔

  1917年,刘汉润出生在四川通江一个贫寒的佃户家庭。14岁时她毅然参加徐向前、李先念领导的红军童子团,随后又被分配到宣传队从事宣传工作。1935年长征开始,刘汉润随部队三过草地、两过雪山,最终于1936年红军攻打腊子口后,随部队在我市会宁县胜利会师。

  1936年11月,刘汉润在景泰县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先后担任红军西路军直属妇女工兵营三连连长、指导员,亲身经历了古浪、永昌、山丹、临泽、倪家营子、梨园口等多场战斗。值得一提的是,河西征战中她被马匪俘虏,在监狱里她还与爱人牛兴武一起设法救助了4名被俘的红军战士。

  回忆起参加革命的日子,刘汉润总是这样说:“是党给了我一切,我也要把一颗红心献给党,这一辈子都不后悔,心里亮堂堂的。”而刘汉润老人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对党、国家、人民的忠诚诺言。

  风雨如晦的贫苦日子一分一角攒党费找组织

  硝烟之后,生活仍要继续。因西路军战败,刘汉润流落到景泰县寺滩乡,此时的她与红军失去了联系。在此后风雨如晦的贫瘠日子里,是共产党员这个灿烂的称谓,支撑着她的每一天。日子再苦再难,刘汉润坚韧如戈壁滩上的芨芨草。她坚信,只要有一口气在,她就要想方设法找到党组织,交纳失联这几年没有缴的党费。

  没有分文收入,刘汉润只有从指头缝里抠钱,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此时,已有了一双儿女的刘汉润,只要孩子不饿得啼哭,她就把零零碎碎的家用钱都存起来,再用草纸一层一层包裹着,藏在草席下、房梁缝,等到家里没人,她总要悄悄拿出来数一数。回归组织的渴盼,常常让刘汉润火急火燎、夜不能寐。即使年幼的女儿生病需要钱治疗时,刘汉润抱着女儿犹豫再三,还是没舍得从党费里拿出钱来给女儿看病,还一直告诫自己,那是党费,是组织的钱,一分都不能动!

  1949年兰州解放后,刘汉润拿着自己积攒了十几年的党费,跑了几十公里路,找到驻扎在景泰县的解放军。一大堆分分角角的凝结着共产党员赤胆忠心的钱,有的已破损,有的染着血迹,有的被捏出汗渍……

  因为没有相关证明,工作人员婉拒了刘汉润补缴党费的请求。那一刻,这个在战火面前都没有屈服的红军战士失声痛哭。让人欣慰的是,1951年,党伸出有力的双臂,把刘汉润这个失散多年的孩子,紧紧拥入怀中。二次入党后,刘汉润又一次庄严地站在党旗下,并补交积攒了13年的党费。

  特别日子都向党交纳“特殊党费”

  “党费连着党性,交纳党费是共产党员必备的起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党员党性觉悟的重要标志。”一直以来,刘汉润都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战火纷飞的年代是这样,和平时期也是如此。

  即使离休后,她每个月第一件事就是足额向组织交纳党费,即使生病住院,也从不例外。1998年我国多地遭遇洪灾,刘汉润在得知灾情后,毅然决定将自己当月720元工资全部作为特殊党费上交国家。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刘汉润默默关注着灾区情况。得知成千上万的灾区人民群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时,她心里特别难过,把自己的一个月工资以特殊党费形式上缴国家。

  这次上缴1万元“特殊党费”,年近百岁的刘汉润老人坦言这是她一直以来的夙愿。“我是党培养的。在过去苦难的日子里,是党解救了我。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作为一名有着8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交纳一万元特殊党费是为党‘庆生’,这件事几年前我就想好了,一直怕年龄大,害怕等不到这一天,就给家里人做了交代。如今,能在有生之年亲自做这件事,也算是不留遗憾了。”

文章来源:白银晚报 责任编辑:张兰琴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