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评论 正文
投稿

坚守信仰---电影《红盾先锋》述评

2016-06-28 10:22:46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王彤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八十年前,陇东黄土高原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在庆阳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

  八十年后,陇东黄土高原第一个民营企业党支部在庆阳这片热土上建立。

  电影《红盾先锋》的故事就发生在陇东黄土高原这片浸透着革命先烈鲜血的红色土地上。

  这是一部反映我国非公企业党建题材的影片,该片由甘肃大河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单位联合摄制。影片生动再现了年过半百的工商干部李仁民,受组织部门委派,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他不辞辛劳,并成功地创建了陇原大地第一家规范化的非公企业党组织,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进了民营企业。他所带领的党支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使党组织成为非公企业发展的好参谋、好帮手。影片原型人物权有让同志为十八大代表,他的先进事迹被总结为全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有让模式”、“有让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阳视察时,亲切接见了权有让,叮嘱权有让“要把党组织建设好,把党员带好,为企业的发展当好参谋。”

  我们和李仁民的生活原型权有让同志较为熟知,他的事迹也曾亲见或有所耳闻。他是甘肃第一批被派驻非公企业的党员干部,和他一起派驻企业的,还有许多工商干部,从进驻非公企业的第一天起,他们面对的困难真可谓如山峦般沉重,但他们迎难而上,赢得了非公企业员工的爱戴和拥护,在非公企业党建这块处女地上,开垦播种,夯实了党的群众基础,巩固了党的基层组织,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

  大幕拉开,在轻松、温暖和感动中,我们一口气看完了该片。该片故事结构流畅,环环相扣。无论是李仁民最初到民营企业去遭到排斥,还是惊心动魄地去救火,再到后来在情与法面前他选择正义和良知,都无不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而最感动人心的就是影片中质检员田慧芳的一句台词:“我们终于回家了。”让我们觉得只有党的根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红盾先锋》这部影片,自始至终以坚守信仰作为主题,在主人公平凡的事迹中凸显着党性和人性的光芒。电影中有诸多镜头,似曾相识,发生在李仁民身上的那些事,于权有让而言,多了几分浪漫,权有让当时面对的状况,更加艰难,也更加壮丽。帷幕落下,音乐如清冼般缓缓流淌,而我们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远离的是背影,留下的是敬畏之心。原来,平凡中也可以尽显英雄本色。抚案静思,所谓英雄,并不一定要直面敌人的屠刀,也不必沐浴枪林弹雨、纵马驰骋。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在琐碎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成绩,很难;能在纷繁杂扰的事务中得到一致认可,更是难上加难。正因为有了像影片中李仁民这样的共产党员,人民群众才觉得党并不是脱离群众,而是实实在在的就在自己身边,方觉得踏实安心。人民群众需要参天大树来遮风挡雨,也需要和风细雨来滋润心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唯有扎根于人民的土壤之中,才能获得营养,才能健康成长。

  坚守信仰挑重担,清白做人民心暖。《红盾先锋》这部电影,以党的十八大前后社会经济生活为背景,讲述了我国非公企业从排斥党建到自觉地开展党建工作的历程。在创作手法上,大胆创新,别出心裁,采用润物细无声的叙事手法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别样的故事,开辟了影视剧创作的新天地,填补了我国党建题材电影的空白。全片没有虚浮的铺垫,也没有喧嚣的场面,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情节都朴实无华,娓娓道来,却紧紧抓住了我们的心。初次观看该片,我们觉得这是一部特别的影片,创作难度大,分寸把握不易。在这个艺术多元化的时代,能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确实难能可贵。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电影《红盾先锋》以现实主义的人文情怀为我们成功塑造了一位坚守信仰的共产党员形象,也使我们从中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在这部影片中,坚守信仰是该片始终向我们所要阐释的主题,情动高原则是这部影片力求留给广大观众的电影美学。该片力避高大全和空洞乏力地说教,始终体现了艺术作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用,让我们观后得到感召,并引发了我们对这个时代和自身价值的思考,这大概也是他们创作这部影片的初衷吧。

  作者 张益民 陈璞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王彤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