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正文
投稿

国道212线陇南宕昌定西岷县部分路段突发泥石流 道路被毁

2016-06-25 11:06:06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王彤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国道212线宕昌岷县部分路段突发泥石流道路被毁

  殪虎桥至岭峰段已恢复车辆通行阿坝乡预计今日恢复双向通行

  抢修道路

  中国甘肃网6月25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记者 许晗 文/图) 受强对流天气影响,6月22日起,甘南、陇南、定西境内突降暴雨,持续的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导致国道212线沿线宕昌、岷县境内部分路段水毁,道路暂时中断。截至昨日13时,岷县殪虎桥至岭峰段道路交通已恢复正常通行。宕昌县阿坝乡耙村路段由于道路条件差,抢修进展缓慢,现恢复单向通行,预计6月25日将恢复双向通行。

  宕昌岷县部分路段突发泥石流灾害

  6月22日16时许,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岷县、漳县境内突降暴雨,短时间内降雨量达50mm以上,持续的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导致在建的国道212线殪虎桥至岭峰段沿线不同程度发生泥石流。定西公路管理局第一时间组织殪岭项目办开展道路抢通工作,截至6月22日22时,受阻施工路段已恢复通行。截至目前,定西的其他路段均保持畅通。

  与此同时,6月22日晚,宕昌县阿坞乡、哈达铺镇普降暴雨,多处发生泥石流,造成国道212线K295+900—K295+000(宕昌县阿坞乡耙石村)处交通中断,许多过往车辆滞留。泥石流导致3辆车被掩埋,因提前疏散,无人员伤亡。

  灾情发生后,宕昌县公路管理段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组织抢险人员46人,大型机械设备16台,抵达泥石流水毁现场,对道路进行快速抢修,截至6月23日下午,该路段已恢复单向通行。但因地形复杂、车流量大,抢修进度缓慢,抢修过程中不断出现反复。预计该路段将于6月25日才能恢复双向通行。

  3种绕行方式避开受阻路段

  因地形复杂、车流量大、车辆通行时断时续,为此,针对此特殊情况,陇南市交警部门已通过LED电子屏告知过往国道212线宕昌县阿坝乡耙石路段的车辆3种绕行方式,分别是:从武都前往兰州的车辆可选择成县至武都高速公路前行;宕昌境内区间车辆可以从两河口绕道甘南后前往兰州;车辆也可以从宕昌南河通过迭部腊子口到岷县巴仙桥后,再进入国道212线前往。

  记者现场报道

  1.2万方砂石阻断宕昌县阿坝乡耙石村

  这两天,宕昌县阿坝乡耙石村村民们都很着急,强降雨引发了泥石流,大量砂石堆积在家门口,路断了,出不了门。而货车司机张师傅更着急,他已经被堵了整整一天一夜了,十几吨矿粉没办法及时送到了。

  从6月22日起,持续的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导致国道212线宕昌县境内部分路段水毁,道路暂时中断。记者6月24日一早赶往水毁现场,目堵道路中断及抢修情况。

  出宕昌县城沿国道212线往岷县方向行车20余公路,从三岔路口刚进入岷县方向,远远就看到被堵车辆排着长长的车队,等待放行。

  此时,陇南货车司机张师傅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焦急地看着前方。

  “我已经被堵了整整一天一夜了,货物不能按时送到了。”张师傅说,他是6月23日下午4时刚过哈达铺就被堵在路上,到6月24日中午,时断时续地走了4一5公里。

  他告诉记者,这条路平时就车流量大,也会出现堵车,但都没有这次这么严重。

  记者步行500多米前往发生泥石流的现场,越往前走,地面上混浑的积水越多,路面上堆满了砂石,部分路面完全冲毁,行人只能依靠临时搭建的木板前行。

  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位于耙石村一座过街分离桥的一侧,道路护坡被冲开了2米多宽的一个口子,混浑的雨水夹杂着砂石冲入公路。

  此时,虽然往宕昌方向路面上的砂石己清理完毕,但路面被冲毁后地基松散,一辆货车在通过时车轮陷了进去。

  数十名抢修人员正在加紧清理路面矿石,修筑便道,装载机等大型设备也投入抢修。

  “截至6月23日中午统计,目前泥石流冲出砂石多达1.2万方。”宕昌县公路管理段李生彩段长告诉记者。

  6月22日11时就出现堵车现象,经过紧急抢修,6月23日下午往宕昌方向下行线单向抢通,车辆部分放行,但由于水毁路段道路狭窄、工作面小、车流量大,抢修不时中断。

  “目前,水毁路段下行线确保畅通,但由于往岷县方向上行线道路堆积着大量砂石需要清理,双向抢通还需要两天时间。”李段长说,装载机将路面清理后,他们将进一步人工清理,尽快抢修通水毁路段。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责任编辑:王彤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