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德行浸润一方乡土——记优秀老党员陈守文
中国甘肃网6月22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记者 颜晨 特约记者 陈风雷文/图) 陈守文,1932年5月生,西固柳泉乡人,原西固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知名书画家,兰州市“农民艺术家”、“感动西固”道德魅力人物.....在一长串耀眼称誉中,他最在乎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
党员退休不退岗
一个人的退休生活可以有多种选择,或养花弄草,或品茗饴孙,但陈守文老人选择了一条挖掘整理、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的清贫之路。在这位老党员的带领下,当地的乡村生活不再单调,村民的日子也充满了欢声笑语。
走进陈守文老人的书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本本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党的理论学习的笔记本。数十万字的工整小楷,装订成册的泛黄宣纸,一撇一捺间,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治学严谨、在党爱党的深厚情愫,也记载了这位84岁老党员“党员退休不退岗”的坚定信念。
“我是个党员啊,是党培养了我,虽然‘船到码头车到站了’,但我退休不退岗,我还想为党和群众做些事情!”回忆起23年前的抉择,陈守文老人依然热情洋溢的像个青年,“尽管年纪大了,但搞文化、教育人我还成啊,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觉得群众正是需要这些!”
随后的23年,陈守文老人心怀一位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坚持党的理论学习的同时,孜孜不倦的弘扬传统文化、端正乡风乡俗,推动柳泉的群众文化发展。他穷毕生之力和心血,为柳泉乡留下了一座翰墨飘香的碑林、一幢巍峨端庄的孔庙、一个民俗非遗博物馆、一个少儿教育基地、一所村民文化活动站,涵养了崇尚善美、尊重文化的乡风良俗,以及悬挂在千门万户的楹联、中堂、家训。在他的带领下,柳泉乡文化氛围日渐浓厚,成为全省闻名的“文化之乡”。
碑树人心继传统
“咋能让村里的文化留存下来,风吹不走、雨淋不烂,思来想去最后想到了建碑林!”虽然年逾古稀,但陈守文十分关心柳泉的文化事业,是柳泉碑林的倡导者、发起人。为了大力提升柳泉文化品位,增强地方文化底蕴,发展柳泉文化事业,他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到处筹集资金,在柳泉乡歇驾坡绿化坪台处新建了柳泉文化碑林。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10月,碑林终于开工修建,陈守文和他的同仁们马不停蹄,收集作品、审查刻碑。现已建成书院、三开彩门、台阶、露天舞台及前看台,已立碑60余通,总投资15万元。柳泉碑林的建立,得到了省内外书法艺术家的支持和赞扬,也大大提高了柳泉的人文环境。
巍然耸立的碑林,聚焦了陈守文的文化情怀,尽管为碑林的建成呕心沥血,但老人很谦虚地认为自己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为表达对建碑林的捐款单位和个人的感谢,所有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老人都用整齐的楷书精心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中。
传承非遗启后辈
柳树乡有座非遗文化博物馆,占地200平方米,馆内存有红色收藏、科学发展、丝路文化、书画作品、文娱活动、工艺制作、民俗传承、农耕文化等八大类千余件展品。丰富的实物、众多的展品,总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赞赏。
这座非遗文化博物馆正是陈守文老人倾尽心血而建。色泽鲜艳的脸谱、美轮美奂的剪纸、精致典雅的铁芯子……他把自己一生收集的珍贵藏品,全部捐献给了文化博物馆。
在陈守文老人捐献出的藏品中,有不少已失去颜色的剪纸。老人说,唯有这些是最珍贵的,这些剪纸基本都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剪纸的样子来自于当时女人绣花鞋上的图案,通过欣赏这些剪纸,百年前这里人们的生活从中可见一斑,这也是其最珍贵之处。
除了收藏脸谱、剪纸等民俗民风物品,陈守文多年来还为本乡历史的挖掘、整理和收藏付出了心血,撰写了200多万字的《云山日记》和《云山杂记》。同时,他还整理编撰了《柳泉乡志》,编写出《柳泉八古》、《柳泉变迁史话稿》、《柳泉武术史话稿》和《柳泉史拾》等地方历史文献资料,为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农村,民俗民风非常重要,其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就靠这些东西。人活一世,总要为社会留下些东西,能为党为人民保留下这些宝贵的文化传承,那才是无价之宝。”陈守文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