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艺院团,在改革浪潮中砥砺前行
省陇剧院“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型管弦民族音乐会《甘声肃韵》。(图片由甘肃演艺集团提供)
记者 施秀萍
2006年,我省启动文化体制改革。2012年,这场战役结束,全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崭新局面。
四年过去,“转身”了的文艺院团和新局面下的文艺事业现状如何?记者走访了甘肃演艺集团和部分文艺院团一探究竟。
千方百计推动“演”
2016年3月11日至12日,省歌舞剧院在黄河剧院连演两场大型经典舞剧《丝路花雨》,精彩演出让观众直呼“名剧果然名不虚传”。省歌舞剧院院长陆金龙说:“常演常受欢迎的经典才是真正的经典。”
6月4日至5日,省话剧院在新疆演出大型话剧《天下第一桥》引起轰动。“这是我省话剧院时隔38年之后再次轰动新疆。”省话剧院院长朱衡感慨不已。
6月6日,省陇剧院“欢乐兰州”优秀剧目周周演第十三场,演出秦腔折子戏《枫洛池·辩草》《荒郊义救》《祭灵》等。尽管当天天气灰蒙蒙下了雨,但丝毫没有影响观众欣赏艺术的雅兴,省陇剧院陇艺小剧场内依然座无虚席。“这说明陇剧正逐步融入观众的日常生活,而这,绝对是一个不可小觑的进步。”省陇剧院颇有信心,“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发扬和传承陇剧并不是很难,我们的努力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
连日来,我省各大文艺院团连连上演精彩剧目,让老百姓看得过瘾。
记者登录甘肃演艺集团网站,查阅2016年演出计划,才发现,这些演出只是“冰山一角”:2016年省直八个文艺院团将通过“舞台精品惠百姓”演出年、“欢乐兰州”优秀剧目周周演、“陇上情韵”驻场演出、高雅艺术进校园、“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八大平台,为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奉献203台精品剧目,共1411场演出。
1411场,相当于每天有近4场演出,也就是说八个院团中每天有四个院团在演出,这还不包括不在八大平台里的许多演出。
这个数字,不简单,更不容易。
“我们积极面对文化体制改革后演出市场发生的根本变化,不等、不靠,确立了千方百计推动‘演’,以演为中心的工作思路。”甘肃演艺集团董事长朱玉兰告诉记者,“就是要通过推动‘演’,既让百姓有戏看,也撬动文艺院团不断培育演艺市场。”
说是千方百计,一点也不为过。
为了“把钱花在刀刃上”,对政府拨付的专项经费(即给院团的场次补贴)是算了又算,核了又核,“斤斤计较”才达到少花钱、多演出的效果:2014年用1200万元演出1617场,2015年用1400万元演出1843场,平均每场演出费用7500元左右。
7500元一场,但凡业内人士都了解,那是多么的“捉襟见肘”。
为了扩大演出规模,2014年,甘肃演艺集团首开银艺合作先河,与兰州银行联合推出“兰州银行之声”惠民演出年,在192天里,以10元、20元的低票价演出近二十年来我省文艺院团在全国和省内获奖的55台精品剧目126场,形成黄河剧院“天天有戏看”的热闹景象,并以90%的高上座率掀起“进剧场,看演出”的空前热潮,成为2014年金城观众一个美丽的文化记忆。
想方设法克服“难”
文化体制改革把文艺院团推向了市场,但对文艺院团的期望依然不变: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文化需求。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要演出,就要有演员、有剧场、有经费。
文化体制改革,让不少院团的骨干力量流失,“人才短缺”是普遍现象。5个剧场的改制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场地问题一直是个“瓶颈”。因为经费问题,演艺单位最核心的工作部门——艺术创作部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负责人,只能让演艺集团总经理兼着,而这势必会影响到艺术创作。2015年,改制后的6个文艺院团演职人员的平均工资为27284元,比我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8470元低43.7%,这必然影响演职人员的积极性……
难,是文艺院团共同的、深深的体会。难,怎么办?想办法!
比如,狠抓项目争取,积极组织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和财政部文资资金的项目支持。2014年,获得新剧目创排《貂蝉》、话剧《天下第一桥》国家精品剧目巡演、省歌舞剧院艺术人才培训三个项目支持,共739万元;2015年,争取到《丝路行·陇上韵》国内巡演、《丝路花雨》新加坡、台湾巡演、京剧《鸡毛信》省内巡演、舞蹈《月牙泉》小剧目生产资助、《丝路花雨》实景与数字空间扩展演艺系统及应用示范以及“师带徒”传承项目,共1340万元。
这些项目资助,使《丝路花雨》《貂蝉》等我省精品剧目能够参加国家级艺术节,在国内巡演,也走进高校,在全国范围内展示甘肃的舞台精品,宣传了甘肃文化。
比如,联合成立西部五省区京剧联盟,让行当不全的省京剧团与西部五省区“捆绑走路”,共同排戏演戏,共同奉献京剧名家带戏、教戏,撑起京剧的“西部天空”。
比如,精神支撑。“党和国家需要舞台艺术,老百姓需要舞台艺术,所以舞台艺术工作者一定要坚守、要努力、要作为。”这样的话,朱玉兰对所有文艺院团也对自己说了无数遍。她告诉记者,尽管一直在积极反映问题,但在问题没解决之前,工作不能停也不能落后,只能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比如利用年度工作会、季度例会、专题会、深入巡查督导等形式落实目标任务,“其实,就是靠艺术家‘戏比天大’的精神支撑着。”
让朱玉兰欣慰的是,艰辛的努力换来了良好的效果。文艺院团不仅坚守着阵地、守护着队伍,还坚持不断排戏,陆续推出大型秦剧《大河儿女》、大型杂技《敦煌神女》等新戏备受观众欢迎;与此同时,现有剧目的演出也不间断,形成了驻场演出、精品惠民演出、下乡进村、进厂矿、进校园等“常态化”演出和“低票价”惠民的演出特点。
观念转变激发“活”
要说文化体制改革后到底如何,我省秦腔艺术剧院或许最有发言权。
“转企改制是机遇和困难并存,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把困难变为机遇。”省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建平坦言相告,并详细总结了秦腔艺术剧院主攻的四个方面。
一是狠抓队伍建设。秦剧团原有近100人,改制后留下来的只有40多人,走了或提前退休的都是“年富力强”的骨干。省秦腔艺术剧院早在2012年就从陕、甘、宁等地又挑又选地招聘了58人。然后通过长年基训、请名家“开小灶”、上剧目“压担子”等系列举措培养新人,陆续推出兰州和城乡观众受欢迎的“角儿”,王建平说:“在人才建设方面不仅下血本,关键是动手早,因为没有人,就没有院团。”
二是着力抓剧目建设。改制初期,省秦腔艺术剧院几乎一台大戏都演不了。到现在,共复排和移植大型剧目18台,折子戏80台,不仅可以“点戏”演出,还在“零赠票”状态下创造了96%的观众上座率(行业普遍共识,70%以上即为高上座率),王建平说:“只有老百姓买票看戏了,才能体现艺术产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是以“砸锅卖铁”的决心建设“77·演艺工场”,实现了一院一场建设目标,使剧目演出有了平台保障,不再四处“借”场子。
四是在内部机制改革上狠下功夫。这几年,省秦腔艺术剧院通过学习、借鉴,逐步形成了一套“因院制宜”的内部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员工考核和员工工资与出勤、演出场次、演出上座率等等挂钩。“就是一切围绕演出‘说话’。”王建平拿出一本《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管理手册》告诉记者,这本包含了19个内部管理制度的手册,是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整整开了四天通过的,“的确很管用,很有效。”
有数据和事实为证:省秦腔艺术剧院人均工资由2014年的2619元增长为2015年的3721元,平均增长1100元,增幅最大的达2000多元;从1月至今,共“零赠票”演出76场。过去,员工想着多演少演一个样,现在个个争着演……
“如果不在内部管理上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就永远是企业的牌子,事业的‘瓤子’,文艺院团就不可能真正进入市场。”王建平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转企改制最大的困难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思想观念进入市场了,艺术生产才能进入市场,文艺院团才能真正实现改制,也才能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