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白贵怀:书法是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艺术





白贵怀,生于1970年,兰州市榆中县人,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兰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榆中县书协主席,现就职于甘肃省榆中县交通运输局。2011年作品获纪念建党90周年兰州市首届书法篆刻展一等奖,2013年作品获兰州市“地域书风”书法展一等奖。作品曾连续多年入选“黄河之都·金城兰州”兰州市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与白贵怀见面是在一个古色古香的茶楼,一阵寒暄之后,他便主动把话题引到书法上来:“小时候我住在农村,整个村里只有住在隔壁的一个大哥会写字,逢年过节全村人家门上的春联都要靠他,所以心里对他很是敬佩。那时我还一个大字都不认识,就主动跑去帮着他把纸按住,方便他写字,相当于他的‘书童’。我对书法朦胧的认识就是受了他的影响。”伴随着深深地回忆,白贵怀想起小时候练“大字”时的点点滴滴。“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练习书法也没有现成的纸和笔,于是我就拿只秃了头的毛笔蘸着那种黏性很强的红泥水在砖头上练字,客观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我学习写字的主观意志很强,所以进步很快,那时候学校的大字课,我写的字几乎都被老师勾了红圈。”想起这些,人到中年的白贵怀露出孩童般的得意笑容。
小学毕业后,白贵怀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书法比赛,还获了奖,后来他上了甘肃省农校,成立了书画社,并当选为首届书画社社长,这些对他的鼓励很大。“书法让我的人生充实而充满乐趣,给我带来的益处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在我习字的过程中,喜好也随着阅历的增长有所变化,小的时候喜欢临摹花几毛钱买的《中小学生字帖》,写的多了以后就慢慢喜欢上了柳公权、颜真卿的字体,其实从这时候算起,我也只能算刚刚进了书法的‘门’而已。”随着书法造诣地日益精深,白贵怀渐渐地开始喜欢魏碑。“魏碑的书法笔划严谨、朴厚灵动,丰腴不失于板刻,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它的书法艺术是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堪称汉碑中的上品。临摹魏碑之后,我才找到了学习书法的方向。”
谈起多年研习书法的心得,白贵怀显得滔滔不绝。“书法是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艺术,要学习的东西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但是我认为学习书法要从了解汉字入手。”汉字是传承我国悠久文化的载体,除了了解其悠久的历史和所承载的厚重文化外,要想写好字就要从字的结构开始,要学会观察所写的字属于上下、左右、全包、半包等哪种外在形态,字的结构都是由笔画有机组合而成的,线条与笔画之间的关系、比例等,这若干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出现的相同笔画,比如丰收的“丰”字,同样是三横,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要有所变化,切忌“横平竖直”,作为写书法的人应该做到在“不平中求平”,在“不齐中求齐”,才能给观赏者以一种美的享受。
每一幅书法都是由各种笔画的字组成,书法家就是要将这些笔画通过字来表达出一种均衡感。单个的字写好还不能称之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疏密得当,相得益彰,单个字与整体字之间的平衡关系,既要有规律又要有变化,这样字才能“活”起来。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起到很好的“点睛”作用,运用得好可以平衡画面,让整个作品显得活泼而完整。
白贵怀认为,恰到好处的力道和精妙的运笔是一幅书法作品的灵魂。他接着说:“了解了字的内涵和结构后,就需要大量临帖,留存在世的经典书法作品不计其数,有的刚劲有力,入木三分;有的飘逸柔和,洒脱隽永;尽管书法的形制各有千秋,但是都以不同的力道体现出具有共性的力量感。精妙的运笔是很难用语言形容的,必须练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体会到。可以说,不同的运笔,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徐缓的韵律,能给人以一种沉着谨严、从容不迫的艺术感受;急速的韵律,能给人以一种兴奋激昂、痛快淋漓的艺术感受。”
“书法也是一种造型艺术,艺术都有其共通之处,”。白贵怀说,要写好书法,还要注意平时对生活,尤其是自然的观察,如绵延的山脉、亦卷亦舒的流云、旖旎多姿的树木等,自然界的线条与书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书法相结合也能妙趣横生,让静止在纸上的字拥有自然美和生命力。书法家要用自己的笔赋予字“生命力”,字是静止的,但是字所表现的气韵是运动的。
记者问到,如果一个人不懂的书法要怎样欣赏书法作品呢?白贵怀思考片刻回答说,其实说来也简单,就是要看它是否“形神兼备,富有美感”。好的书法作品给人以美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享受,就像一个人美不美并不是只有学过美学的人才能看得出来,这是一种人的普遍感受和追求。不管是行云流水,纵横挥洒,洞达跳宕,刚柔并济,不同的书法可以给观赏者不同的艺术感受,总之,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其基本笔调要协调统一,合乎情理,给人以统一、均衡、或是鲜明突兀的不同美感。
当谈到练习书法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时,白贵怀感慨地说,“书法中最难的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特色和新意。”书法艺术具有极强地继承性,书写者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律。但是,仅有继承,甚至与古人写的一模一样,还称不上真正的书法艺术,就像你能把世界名画临摹到以假乱真的程度,那也是别人的画。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逐渐摸索出自己的书法特点。
面对现在练习书法的年龄层普遍偏高这个现象时,白贵怀斩钉截铁地说:“我不认为书法只存在于中老年人群中,年轻人学习书法更有现实意义”。他接着说,学习书法的人久而久之都会有一种普遍的体验,那就是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修养,最主要是养成良好的心态,在现在这个普遍浮躁的社会,练习书法可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而且,书法不仅仅是“写字”,当你“爱上”书法以后,就会由点及面学到很多触类旁通的知识,比如历史、哲学、美学等,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
记者注意到,白贵怀一边跟记者聊天,一边不停地在一个书法微信群里与群友互动,他把自己的作品发到书法群里等待群友的点评,每一条他都认真品读并虚心讨教,同时也会点评其他群友的作品,他说,学习书法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和志同道合的同好多讨论多研究,多听不同意见才能让书法的眼界变宽,下笔才有如“神”助。
兰州日报记者 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