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玛曲精准扶贫工作系列报道之五致富路上民生情
“老人家,这段时间天气变化大,听说您老毛病又犯了,我今天特地给你送来了些药,您先服用试试,有什么问题可随时给我打电话……”4月12日,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组团式”援藏玛曲医疗队队长米登海带领医疗队队员,深入到曼日玛乡进行精准扶贫回访。
谈到医疗精准扶贫的好处时,被回访的患者红了红脸说:“虽然有合作医疗报销,但我也掏不起自付部分的费用,现在省里的医疗专家搞医疗精准扶贫,医院看到我的困难情况,还给我减免了所有检查医疗费用,送来免费的药物,以前我想都不敢想呀。”如今,医疗精准扶贫已不再是“空头支票”,至少在玛曲县医院内外,类似的场景早已屡见不鲜。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百姓生活中的无形枷锁。尤其是困难家庭,更是视病如虎,常“谈虎色变”。在牧区,不少农牧民群众私下仍信奉“大病扛、小病拖的‘民间偏方’”,以致因病延医,最后陷入家庭极度贫困。一直以来,玛曲县医院竭尽心力支助扶贫,将“精准医疗”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采取多种医疗防治举措实施精准扶贫,在开展送药义诊救助活动的同时,将精准扶贫的落脚点及时转换到提高群众自身的健康意识上来,力图从源头上消除医盲,减少疾病,让医改“红利”最大限度惠及农牧民群众。
这只是玛曲在民生改善、行业扶贫方面的一个生动实例,从帐篷到定居,从养老到就医,无数群众生活中的细微变化,都体现玛曲2015年精准扶贫中的民生答卷——全县上下把保障改善民生和精准扶贫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民生实惠可亲可感。
狠抓项目“换穷貌”。2015年整合涉牧资金1.49亿元进行捆绑使用。“十二五”期间,落实县级配套资金9080万元,实施县乡村各类道路58条1183公里,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4870户35400平方米,新建牧民定居点12个,4340户牧民实现定居。新建大口井1044眼,新建人饮工程144处,解决5.0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贫困户帐篷改造668户,安装了5974套户用型光伏电源,建设23座集中式光伏站点,解决了3.2万人在夏季放牧点的用电问题,为发展注入了动力。
改善民生“拔穷根”。坚持以人为本,狠抓公共服务。使贫困群众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事关民生民计问题得到解决。全面落实养老、医疗、城乡低保、高龄补贴、残疾人等民生提标扩面政策,共发放牧村低保1940.72万元、困难群众生活补助273万元、救灾资金47.64万元;落实牧村养老金450万元;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8000户,发放便携式直播数字电视接收设备4530套;公立医院药品全部零差价销售,为1.8万名患者报销医疗费用900多万元。开展肝炎、包虫病、结核病普查7292例,为4.55万干部群众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性补助资金213万元。近三年来,先后投资7700余万元,实施了11座寺院水电路改造、防洪工程、危旧房改造等,全面改善了寺院基础设施及僧人居住环境;投资250万元,新建了11座寺院“四位一体”活动室;为符合条件的1468名僧人每年落实生活补助267.7万元,每人每年享受各类财政性社会保障金达到2800元。
社会扶贫“结穷亲”。一方面建立对口帮扶机制,与天津市和嘉峪关市对口帮扶、互派挂职干部、开展经济协作等做法,不断推动协作从单向的扶贫解困,发展到经济合作、产业对接、互利共赢的新阶段,从单一的经济援助发展为教育、文化、医疗等各领域合作的新格局,天津市4年共落实帮扶资金600万元,引进项目三个,嘉峪关市落实帮扶资金2300万元,钢材400吨。从另一方面,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驻村帮扶,各级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同时,积极建立了联村单位、联户干部动态调整机制,做到双联行动对双联单位和干部、贫困村和贫困户“双覆盖”。5个省级、6个州级和72个县直双联帮扶单位的1811名干部长期轮流驻村工作,与所有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了解村情民情,嘘寒问暖,2015年,共落实帮扶资金572万元,调解各类困难问题12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7件。
回顾过去,我们欣慰;展望未来,我们期盼凝聚更多力量,让贫困渐行渐远,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伟大中国梦。
记者 李建舟 苏琳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