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广:海归博士的扶贫情怀
用所学知识改变家乡面貌,为家乡建设与发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是丁文广青少年时代就立下的志向和宏愿。毕业于加拿大西蒙弗莱则大学的他,被兰州大学作为跨学科人才引进后,他融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以探索西北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带领团队长期从事气候变化应对和环境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在这一交叉学科研究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优势。
丁文广研发的沼气技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并被科技部通过世界气候大会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多年来,他先后受30多个国际机构和大学的邀请,前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或地区参加国际会议及考察活动。2012年2月,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他瞅准了这个平台,想为家乡人民做点事。他利用自己管理过国际发展项目的优势,从各个公益基金会争取了690余万元的项目资金,全部投入到崆峒区双联点和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中。
王晋恒:大漠坚守只为让烈士回家
他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因为感恩,几十年来一直默默守护者10位烈士的坟冢。在他的坚守下,烈士英灵终于回家。这位70岁的“守墓人”,用自己淳朴的心,表达了一位普通中国人对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敬佩之心。
1958年,部队修建铁路时,酒泉市肃州区下河清乡驻扎着铁道兵的一个卫生营,在修建铁路时陆续有10名部队官兵牺牲在这里,时年十几岁的王晋桓与其中一人有过交情。自1985年起,王晋桓便自愿为这10名烈士看护起了墓地。不管刮风下雨,不管自己有多么困难,每到祭拜亡人的日子,他都要去坟前拜一拜,烧点纸钱,为烈士墓添添土、除除草。这一守,就是28年!2013年10月,经过王晋桓的积极奔走呼吁,10名英烈的墓地被迁往东风烈士陵园,烈士们终于有了一个安稳的“家”。看到陈连长和他的战友们安息于苍松翠柏之间,他的心终于踏实了。
姜宝德: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一辆四轮农用车,一杆磅秤,一本三联单,两三个伙计,这就是姜宝德的“行当”和团队。这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东坝镇连丰村的村民,本分为人,诚信做事,对生意客户不欺不瞒,宁愿自己吃亏也要兑现承诺;对农民群众诚心帮扶,时刻践行共同致富的诺言,用诚信理念带领人们走上致富道路。
8年前,姜宝德和其他农民一样,辛苦一年却收入无几。他发现,农民辛苦一年收入却不多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销售渠道。为此,他决定从事农产品收购业务。2008年,民勤县大力发展日光温室蔬菜产业,也是姜宝德第一次从事蔬菜收购。为了让村民们种植的蔬菜卖上好价钱,他四处打听市场需求。但由于缺乏经验,还是出现了产品积压。他四处借钱、贷款,最终一分不差地将村民们的钱全部兑现。凭着自己诚实守信的口碑,姜宝德先后与兰州、西安、新疆、青海等地的客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逐步将全村、全镇乃至周边乡镇的温室产品一车车销往外地市场。
姜宝德为了让农户得到更多的实惠,利用到外地出售产品的机会去当地参观学习,去各个大型蔬菜市场打探行情,把学到的种植技术和掌握的市场行情逐一记下来,回乡后把自己在外面看到的、学到的技术讲给村民听、教给村民用。在他的带领下,全镇日光温室产业发展地红红火火,每年还不到销售期产品就被预订一空。现在全县60%的西红柿和50%的葡萄由他直接或间接组织销售,姜宝德已是全县屈指可数的收购大户之一。
赵逵夫:乐于从教精于研究
提起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先秦两汉文学、古典文献学、甘肃地方文学与文化研究,赵逵夫的名字不得不提起。在教师岗位上工作40多年,赵逵夫乐于从教、精于研究。在西北师范大学人的眼中,赵老师很固执,几十年来,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一线。赵逵夫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教书是天职,然后才是科研。”在长达40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他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洒下了辛劳的汗水,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对学生,赵逵夫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他培养的学生,有的扎根基层教育事业,有的已成长为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带头人。作为一名学者,赵逵夫视学术研究为生命。在他的生活中,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他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笔耕不辍,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不少论文被国内和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的学术刊物转载。
正是由于他长期以来的研究与推介,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指导西和县申报的“中国七夕文化之乡”于2006年获批,西和县的“七夕节”也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 李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