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公众科学日亲民受热捧
科普活动越来越多市民齐声叫好
5月14日、15日,在第十二届“公众科学日”期间,中科院近物所及寒旱所向社会各界开放。记者在两天的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市民对我市近年来科技和科普活动日益增多的现象拍手叫好,而市民的科学素质相比往年也有提高。
重离子治疗装置力争年底完成调试
在公众科学日期间,最受关注的要数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不少市民都是慕名而来,趁着开放日的机会看看重离子到底是怎么治疗癌症的。据悉,近物所自2006年11月起,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了临床治疗实验,已完成103例浅层肿瘤患者的试验治疗,病人4年存活率超过60%,完成了110例深部肿瘤患者重离子临床治疗实验,并取得初步疗效。
昨日,当记者走进重离子浅层治疗室,干净明亮的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张治疗用床,靠近控制室的圆形墙面正中央有一个方孔。科研人员介绍说,治疗时首先会通过CT、核磁共振等设备对患者进行定位,以确定重离子束照射剂量计深度,然后根据患者病灶大小等来确定治疗时间,一般10到12次,每次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对于肿瘤患者来说,病变部位往往位于人体深处,采用传统放射治疗肿瘤,射线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没有病变的其他部位也会造成较大损伤。而重离子的能量在射程末端像一把剑,其剑锋会瞄准肿瘤进行治疗。而且,重离子治癌对健康组织辐射损伤小,对肿瘤靶区杀伤力大。不少参观者对记者说:“这几年一直通过媒体知道重离子可以治癌,但究竟如何治疗却不得而知,今天有机会亲眼目睹治癌装置和治疗流程,真是大开眼界。”
针对市民最关心的重离子治癌中心的建设进展,该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位于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兰州重离子项目,目前重离子肿瘤治疗中心已基本完工,中科院近物所正在进行重离子治疗装置的安装与调试,计划于年底完成调试并达到出束条件。项目二期工程施工、监理招标已经展开,今年4月,重离子医用加速器应用示范区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2017年年底建成试运行,今年,要力争完成重离子治疗设备安装,达到出束条件。”
公众科学日既科普又有趣
下午记者又来到中科院寒旱所,该所两次赴南极的科考队员李传金博士为前来参观的市民送上了题为《我心中的南极》的科普报告,拉开了该所“公众科学日”系列活动的帷幕。
神奇的大陆、精彩的讲述,瞬间吸引了现场近300名观众的热情,报告人的话音未落,很多观众提问“请问冰芯是怎么挖出来的?”、“请问南极大陆有多少人生活?”、“请问您在南极科考中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南极停了电该怎么办?”、“南极的淡水资源会受到污染而不能用吗?”……李传金都一一耐心作答。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在此次公众科学日中,结合该所特色和参观者特点,特别安排了科普报告,开放研究所展览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等环节,参观者通过聆听科普报告、近距离观摩试验仪器和实验演示等方式,亲身感受了科学的神奇和奥妙。
“铅笔芯粉能开锈锁就是由于石墨的润滑作用,石墨是一种常用的固体润滑剂,区别于液体润滑油……”兰州化物所的科研人员用生活常识引出了“固体润滑”的概念。参观过程中,科普工作人员始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互动的沟通方式解释抽象的科学概念和复杂的反应过程与机理,拉近了公众与研究所和科学家的距离,揭开了科研工作的神秘面纱,更是激发了年轻人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科学奥秘探索的浓郁兴趣。
人数比去年多了几乎一倍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相比往年,参加开放日和科技周的市民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协助参观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今年的人数比去年多了几乎一倍,之前准备的人手几乎快要忙不过来,来参观的人中不仅仅是学校组织的学生,有不少成年人也趁着周末休息的时间前来参观科研机构,更多的是家长带着孩子来感受科学、走近科学。“这两年兰州的科技活动越来越多,有科技周、科技交易周、航天日……各大科研院所不定期的开放,让科技这个冰冷又陌生的词变得接地气了,我这个以前对科技不是很了解的人现在爱上了科学知识,也要让我的孩子学科学、爱科学。”
“我明显感觉到这几年公众科学日的变化,参观人数越来越多,小观众也越来越多,大家关注的问题却越来越专业,说明这几年民众科学意识在增强、科学素养在逐步提升。”中科院寒旱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参观结束后,很多参观者还意犹未尽,不少市民和学生给公众科学日出了很好的建议。
兰州日报记者 孙理 华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