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书院疏雨
书院与一座小学联袂而建,周围民居星布,一眼望去,现代化三层建筑的青城小学显得更为打眼。阳春时节,梨花怒放,时而偷偷伸出墙外,给青城古街的青瓦白墙抹上几许春色,书院亦显得愈发清幽空灵了。
书院山门古朴典雅,几经斑驳,让它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清香,这清香夹杂着旧书页的涩,老墨锭的醇,或者还有几分旧文人的率真与执拗。山门上高挂着篆书题写的“青城书院”四字大匾,是现已94岁高龄的原甘肃省美协主席陈伯希老先生的墨迹。踏进山门,迎面置一整衣镜,据说这古旧的镜框是个老物件,镜框三尺见方,桃木质地,纹路清晰可见。进门的游客大多都会在镜子前驻足,整整衣服,欣然一笑,恭敬得如同一个小后生。《礼记》云,“礼仪之始,在于正衣冠”,仿佛还能听到老夫子在书院里教学生大声诵吟“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的律条,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的魅力,用一件小小的整衣镜,便可见其一斑了。
院内前院正殿是曾经学子们上课的教室,如今供奉孔子,前来进香的人络绎不绝,殿前香火缭绕。这座大殿是书院内保存最完整的建筑,始建于清宣宗道光十一年,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当时,青城水烟业鼎盛,南方各地及山陕两地客商云集,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当地文化、教育、信仰日益壮大,经水烟大商杨顺伦、顾永泰等倡导,社会各方筹集资金,由热心教育事业的顾名同张锦芳主持,经省府及皋、金二县批准,在本地黄烟赋税中抽成,添作书院修建经费,建成了青城书院。顾名是嘉庆庚辰科进士,江苏宜兴知县,银川书院、柳州书院前山长,张锦芳则为嘉庆丁卯解元,凉州府学教授,两人在当地德高望重,一呼百应,而这种在本地黄烟赋税中抽成,兴办教育的方法,一时也传为美谈,至今,青城当地人仍然会饶有兴致地说——那就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附加税。
书院的兴办,可谓当时青城一带经济反哺教育的一大壮举,令弹丸之地的青城人才辈出,文化愈加繁荣,最终赢得了“风雅青城”的美誉,同时,也为青城尊师重教、崇尚文化树立起了一座丰碑。
在与青城镇文化站长刘军谈及青城人院落修建分外讲究时,他说,传统的青城人一辈子有两件大事,修房子是其中一件,比修房子还重要的就是子女上学,你要是见哪家青城人房子破旧,他家里一准供着几个大学生——一家子出几个文化人,那是青城人的脸面,比盖一幢三层的小别墅荣耀得多,就是过年贴个对联,家家户户也都会暗中较劲儿,内容不能太俗气,纸张要选万年红的宣纸,写字的人起码得有点名堂……确实如此,随意在青城的街巷里转转,家家户户门口过春节的对联依然红艳如新,书法个个不俗,那种充斥市面的彩印对联在青城是很少见。
书院不大,沿小径穿过一簇白丁香,就是后院。后院大殿曾被损毁,如今已仿古修葺,内置条桌条凳,俨然还原成学堂样式,静坐于此,自己似也变成一个书生,心里不由自主地和着那些古旧的湿润润的腔调吟诵起一段《论语》,一首《诗经》。
如今的书院,没有山长,没有老夫子,没有求学若渴的后生,多少显得冷清了些,但书院不远的学校,不时传出老师讲课和学生朗诵的声音,抑扬顿挫,如三月纷飞的梨花杏花,应和着书院的氛围,装点着美丽的青城。书院里的老山长一定能够听到这些声音,他或许会依旧绷着脸,却在内心里泛起无边的欣慰,他或许曾经就梦想着让青城的每个孩子都能来到书院上课,不论贫富,不论贵贱,而今,这个愿望已经在更加广阔的范围里实现。老山长定会继续守护着这座书院吧,守着孔子的香火,守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不知何时,屋外竟飘起小雨,淅淅沥沥落于古松柏、老榆树上。雨水逐渐在瓦当间浸漫,滴落,在铺着青砖的院落里汇聚成溪,书院的苔藓、小花小草也一下子鲜活起来,明丽得耀眼。没有比在一座书院里倾听一场雨更惬意的事情了,这些雨点儿如同四书五经里的繁体字,把书院浸泡得墨香四溢。空气里的每一个分子都充满张力,檩梁、椽檐、香案、讲台、青石阶,这些曾经浸泡在唐诗宋词里的事物,安安静静地陪伴那些士子们寒窗苦读,如今,它们依旧氤氲着古典的气息,它们经年的辞藻被泡大,发酵,泛出甘醇的味道,沁人鼻息,喉舌,肺腑,如这清丽的小雨,无声地滋润着书院,滋润着这风雅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