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实践探索
投稿

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供给能力

2016-04-28 11:36:2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近年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所依赖的主要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以及制造业部门的出口竞争优势,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其中,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来源于税费、人工、土地、融资、能源、物流和汇率等方面的生产成本高企,使得我国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为主的“出口导向型”和“投资拉动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面对这样的形势,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降成本”作为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提出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并就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六方面作出部署。这既是对未来一个时期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新体制的重要部署,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企业供给能力的重要举措,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供给能力是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党和政府在降低企业成本上下了很大功夫,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由于种种原因,实体企业成本高企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当前,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所面临的“高成本”集中体现在,垄断形成的较高资源型产品或原材料价格、税费形成的较高的财税成本、金融市场问题形成的较高的财务成本以及社会保险体系引发的企业较高的人力资源成本等。有专家指出,高成本导致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被削弱,成为供给侧的硬伤。中央部署降低成本行动,不仅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更是帮助企业摆脱当前困境、保持竞争优势的需要,乃振兴实体经济的关键之举。

  值得关注的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已经在行动。今年1月1日起,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约3分钱,降价金额重点用于同幅度降低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支持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这将为相关用电企业减负200多亿元,对于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尤其明显。此外,在降低物流成本上,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回购将部分高速公路免费提上了日程。但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要用“组合拳”,打出实招,真正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其一,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些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推进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近千亿元,但是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仍制约着市场活力。可以说,简政放权仍存在较大的空间。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要充分激发企业活力,更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降低审批成本,尤其是一些“含金量”比较高的审批事项,须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以改革降低各种不合理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从而为企业营造更宽松的市场环境。

  其二,推进税收改革,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税费的目的实质是从社会经济中拿出一部分资源来用于维护社会经济运行,其目的是要让社会经济运行更加顺畅。但是现在看来,这些收费有些是不合理的,既未提高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还给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短期来看,可采取的积极措施包括:一是通过税收制度改革实现减税,尽快将“营改增”推广和落实到建筑业、房地产、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领域;二是推进税制结构改革和税率优化;三是出台更多针对特定行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精准降税措施,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减税力度。特别是要针对“三农”以及小微企业,进一步扩大税收优惠政策面。落实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四是针对某些地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的动力不足问题等,要加大督察清理力度以及合理的制度设计。总之,要通过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实现放水养鱼,实现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

  其三,推进能源价格形成体制的市场化改革,降低企业能源成本负担。在这一过程中,要落实当前制定的能源价格机制改革方案,进一步理顺能源产品价格关系,使得我国汽油、电力等能源价格切实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加快在趸售电价、留存电量价格、天然气直供、天然气经营企业成本监审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步伐,促进企业能源成本的降低。

  其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融资难、融资贵是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相关部门采取切实举措,既要规范虚拟经济,减少融资的中间环节,建立有序竞争的金融竞争市场,还要完善股票、债券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丰富直接融资工具,以此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使实体经济得利。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