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活动的最后一站是路易·艾黎终生魂牵梦萦的山丹。他和何克都葬在这片他们曾经奋斗的土地上。
从兰州沿着河西走廊西行,远处祁连山顶的皑皑白雪照映着一畦畦泛着新绿的农田,戈壁滩上断续绵延的古长城似乎仍然飘荡着金戈铁马的历史回声。
秦时明月汉时关,黑云压城城欲摧。
抗战爆发后,为了组织大批从沦陷区涌向内地的失业工人、技术人员和难民从事工业生产,解决民生,支援抗战。1938年,艾黎、斯诺及中国有识之士在武汉发起成立“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至此,“工合”运动伴随着熊熊燃烧的抗日烽火,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1942年,正是中华民族抗战最艰难的相持阶段,艾黎、何克坚定的站在中国人民一边,积极投身艰苦卓绝的抗战事业,领导“工合”组织,艰苦创业,发展生产,为抗战生产和输送大量物资。
随着战局的发展,在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下,山西太原和河南郑州、洛阳相继陷落;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对黄河对岸的陕西虎视眈眈,战争的阴云日益严重的笼罩着培黎工艺学校。
从1938年到1942年,艾黎频繁进出延安,自然引起国民党反动派极大的猜忌和不满,干扰、阻挠、破坏接踵而至;加之日寇铁骑步步进逼,经济来源日渐枯竭,办学经费难以维系,学校面临着夭折倒闭的危险。1943年夏,艾黎陪同约瑟夫博士赴玉门油矿讲学,在返回途中暂居山丹。山丹地处河西走廊腹地,倚祁连,临黑河,绿洲广阔,交通便利,矿藏丰富,民风淳朴勤劳,农牧业发展空间很大,于是决定将培黎工艺学校搬至山丹。
从双石铺到山丹县,远隔万水千山,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绝无仅有的迁校长征。校长何克带领65名学生和15吨重的教学设备,赶着六辆马车,夜走灵官峡,晨越老鸹岭,临峭壁,穿河谷,沿秦州古道入河西走廊,艰难跋涉1600多公里,来到山丹。
从此,山丹,将一个国际伟人的足迹和人格深深烙印下来。
山丹,是路易·艾黎的第二故乡,他在这里生活了10年之久,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山丹人的心目中,路易·艾黎既是高鼻梁、蓝眼睛、讲英语的“老外”,又是朴实、厚道、会说上海话和山丹话的十分和蔼可亲“老艾爷”。
在山丹的寻访过程中,我结识了七、八十年代曾经担任山丹培黎农牧林学校副校长的王自刚老人,他如今已经70多岁了,但仍然身体矍铄,风趣健谈。由于工作关系,他早在1973年便认识了艾黎,并成为好朋友。在1987年艾黎去世前病重住院时,他还专程去北京探望,病床上的艾老紧紧抓住他的手关心着山丹及培黎学校的发展。王自刚老人说,他一辈子也忘不了当时的情景。
他讲述了“老艾爷”的二三事……
在山丹时,艾黎和山丹的大人孩子都很熟悉,因为他出门溜达时总是兜里装着“洋糖”,孩子们看到都围上来要糖吃,亲热的喊着“老艾爷”,艾黎很喜欢孩子,很高兴的应声着,给孩子们分着糖,地道的山丹话和慈祥爽朗的笑声让人们忘记了他是位“洋人”。
艾黎毕生收藏了4000多件文物,有许多是价值连城的“国宝”,在1980年3月全部捐给了他日夜牵挂的山丹;但艾老一生生活简朴,从来舍不得多花一分钱。有一次,艾黎和秘书两人逛完天坛公园出来,天气很热,便来到公园门口的大碗茶摊上每人要了一碗茶喝。喝完付账时,茶摊老板一看是外国老头,便将一毛钱的价钱涨到了五毛。艾老很不情愿的付了钱,回去的路上一路向秘书念叨“太贵了、太贵了……”
艾黎在山丹培黎工艺学校任校长时,有一个叫周廷福的人,因家里非常贫困,艾黎便留下他为学校看大门。周廷福勤快能干,经常帮助艾黎修锁子、打扫卫生等,两人亲如兄弟。后来,艾黎从北京每次来山丹都要到去看周廷福,并经常给他钱。80年代初,周廷福最后一次见到艾黎,开玩笑的说:“老艾,你现在是北京大官了,还来看我,我现在没法和你比啊!”艾黎拍着他的肩膀开玩笑说:“那是自然啊,你是啥人,我是啥人,哈哈……”周廷福知道两人无话不谈,便说:“老艾,你知道我很困难,现在我老了,身边又没什么亲人,你可要给我买棺材的钱。”艾黎当即拿出400元钱给了他。400元,这对80年代的山丹的老百姓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是啊,艰苦创业、大爱无私,这正是艾黎留给山丹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山丹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位可爱的“老艾爷”!
作者:兰州城市学院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 董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