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投稿

多部门专家学者研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管理办法

2016-04-22 10:10:22 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李竞(实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甘肃:多部门专家学者研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管理办法

  人民网兰州4月22日电 (银燕、牟健 实习生 李东京) 21日,由甘肃省卫计委主办、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承办的甘肃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高峰论坛暨甘肃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管理办法研讨会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召开。当日,会议发布了《甘肃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报告》,并邀请来自甘肃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卫计委等相关部门领导及相关科研院所、医院的专家对《甘肃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管理办法》进行了研讨。

  据悉,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

  出生缺陷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围产儿死亡、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不但严重危害儿童生存和生活质量,影响家庭幸福和谐,也会造成巨大的潜在寿命损失和社会经济负担。随着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的逐步降低,出生缺陷日益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甘肃省为出生缺陷高发省份,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平均每年出生新生儿约36万例,以出生缺陷发生率5.6%估算,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至少20160例。这些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儿童本身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对甘肃省人口素质、人力资源的健康存量,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重挑战。

  近年来,甘肃省各级妇幼健康工作者为推进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不断健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推进三级防治措施落实,争取出生缺陷患儿医疗保障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甘肃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一是出生缺陷检出率还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发生水平,出生缺陷识别、诊断技术有限、漏报率高,出生缺陷监测质量有待提高;二是影响出生缺陷的环境和社会因素增多,如育龄妇女环境有害物质暴露增加、二孩政策带来的高龄产妇逐年上升、艾滋病和梅毒等感染性疾病依然严重威胁着妊娠安全等;三是出生缺陷病种多、病因复杂,且多数病因不明,缺乏特异性的干预技术和措施,同时,受经济条件、医疗水平、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健康知识普及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尚未得到应用和普及;四是出生缺陷防治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防治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甘南、临夏、陇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五是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亟待加强,婚前医学检查率低,孕前检查、遗传咨询、产前筛查诊断等尚未规范开展,出生缺陷防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发展滞后,不能满足需求;六是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患儿救治医疗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据介绍,2015年是千年发展目标和十二五规划收官年,也是两纲、两规划中期评估年,又逢2016年全面二孩实施年。甘肃省卫生部门在此时发布《甘肃省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5)》,并组织召开全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高峰论坛,旨在向公众和社会各界全面介绍甘肃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进展,针对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研讨,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提高防治服务能力;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分类指导,把工作重点放到出生缺陷高发地区、综合防治能力弱的地区及高危人群,全面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以应对新形势下引发的出生缺陷问题。

  会议上,甘肃省卫计委联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起草了《甘肃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管理办法》供各位商议讨论,以便适时出台,引导全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不断提高甘肃省出生人口素质,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精准扶贫的重要战略任务。

文章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 责任编辑:李竞(实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