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理论动态
投稿

高祖贵: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016-04-18 15:35:20 来源:光明网 作者: 责任编辑:杨梦园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作者: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高祖贵

  4月15日是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环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审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面临的国家安全环境,越发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坚定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富有创造性地提出来的。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新起点上,在总结和继承之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新安全观和综合安全观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和未来较长一个时期国家安全形势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旨在更好地统筹安全与发展两件大事,更好地解决国家安全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这就打破了以往有关国家安全理念与实践在国际国内、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区隔和各自局限,改变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自为阵、彼此羁绊、存盲留白的局面,实现了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这个思想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又兼顾人民、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核等诸多领域,把作为宗旨的人民安全、作为根本的政治安全、作为基础的经济安全、作为保障的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作为依托的国际安全放到一个完整系统里来思考、谋划、构建。

  同时,总体安全观强调用辩证思维和协调思想来看待和维护国家安全,既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又着眼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永续昌盛;既看到机遇,强调增强战略定力,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居安思危,强调增强忧患意识,重视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新变化;既重视长期存在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领域,又重视新兴凸显的信息、生态、资源、海洋、外空、网络、核等领域;既强调顺应世界潮流,充分利用国际大势有利因素,积极防范外部风险侵害冲击,又坚定地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注重把国家发展与国家安全、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本国安全与别国安全、安全体制机制与安全意识能力等联系起来,统分结合,点面结合,一般与重点结合,动态把握,贯通驾驭各种复杂因素。

  总体国家安全观所构建的安全体系是五位一体,即人民安全是宗旨,政治安全是根本,经济安全是基础,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是保障,促进国际安全是依托。这个体系架构标明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基本取向。从领域的角度看,总体国家安全观又涵盖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领域。这是一个开放的结构,涉及的各领域安全可以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的扩展而调整,不同领域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会随着国家安全形势和我国维护安全的能力变化而变化。

  当前,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有四个方面的工作显得比较紧迫。一是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二是维护海洋安全;三是反恐怖斗争;四是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统一指导下,切实贯彻和落实好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1月23日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国家安全战略纲要》,用好国家已经颁布实施的《国家安全法》、《反恐法》、《反间谍法》等以及即将颁布实施的《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和《网络安全法》等,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法治意识,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

文章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杨梦园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