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教育
投稿

兰州市中考一诊拉开大幕 语文和物理试题“基础又灵活”

2016-04-14 08:17:57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丁君怡(实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本报邀名师解析首日两科

  语文和物理试题“基础又灵活”

  中国甘肃网4月14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 王巧灵)4月13日上午,随着语文科目的考试开始,今年兰州市中考“一诊”拉开了大幕。诊断试题的难度如何,考查了哪些核心知识点,都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内容。为此,记者特邀兰州三中与兰州五中的初三优秀教师对首天语文、物理两科试题进行了点评,同时还邀请了兰州市侯一农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及卢卫东陇原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王沛老师对作文试题进行了单独点评。

  语文基础不扎实考生易失分

  兰州市第三中学周瑞华

  2016年兰州市中考“一诊”语文试题,试题对基础知识均有考查,同时稳中求变。其中,字音、词语运用、语病修改、标点、句子排序、默写都是立足于七年级到九年级课本的基本知识点,考查难度中档。名著阅读的考查比较具体,用语段中三个填空的形式写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经历,复习过程不扎实的考生会因为记忆不准确而造成失分。第6题综合性学习第(2)小题考查新颖:先命名,再解说题目,和往年比较有一定变化,语言表达能力强的考生才能不失分。

  阅读无偏题怪题,重点考查理解、分析、归纳、表达、鉴赏综合阅读能力。现代文阅读第18题,要求学生结合链接材料,理解“伤”的深刻含义,这是一道综合题,分值大,有较强区分度。理解、分析、归纳、表达各个点都易出问题,极易失分。

  建议考生着眼于基础,准确、细致掌握七年级到九年级每一个必考知识点,并加强书写,尤其在整篇作文的写作中注意字迹的整洁工整,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避免错别字,以便最大程度减少失分,提高成绩。

  作文:有关“爱”的回味和总结

  【点评者】王沛:兰州市侯一农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及卢卫东陇原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甘肃省第五届青年教学能手,省级中考评价专家,《中考作文备考高分策略》专题课程开发者。

  【原题回放】请以“微小的善意”为题作文。

  【题意解读】从题型看,本题属于“材料+命题”的新型全命题作文。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而全命题作文的审题,关键是审清题目中的关键词。“微小的善意”是个偏正短语,一般而言,偏正短语的关键词是修饰成分,即“微小的”!找到了关键词还须吃透“微小的”在此的特定含义,这个含义以什么为依据,从哪儿着手确定呢?——从材料(也叫导语)中分析得出!材料可以分成三层去理解:第一层是莎翁的引言,表明“善心”(其实就指“善意”)的可贵和价值。第二是对于莎翁名言的联系实际解读,落脚点在:普通人(其实是指每一位考生)想要使自己的心地像黄金那样高贵而有价值,只需在日常生活、举手投足之间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献出爱心即可。第三层是一个疑问句,有几点值得注意:以什么样的身份或视角去写?以中学生!主要写什么呢?经历和感悟!值得明确的是,“经历”就是成长中有关帮助别人,献出爱心的细节和小事,如果写经历,自然文体采用记叙性文体为佳;“感悟”呢?自然是

  有关“微小的善意”的是非评判,以及思考、看法、见解及主张,要写这些,自然采用议论性文体较好!由此,题目关键词“微小的”,其含义应该是:植根考生来自成长岁月中的所见所闻(个人的视角),在日常生活中有价值的、高尚的、有益于别人和社会的、自发而又默默无闻的无私的付出和奉献行为。关键词明确了,表达什么主旨、选用哪些范围的材料、谁主谁次就了然于胸了。

  选材和剪裁要着力突出“小”“司空见惯”“平凡”及“自发的”,最后的议论和升华要突出“小中见大”,要水到渠成地揭示微小的付出所蕴含的高尚精神,揭示“善意”或“爱”的类别,是友爱、师爱、亲情、母爱、忠诚还是仁爱。如课文《蝉》《贝壳》,就是小中见大的例子。

  物理灵活性突出

  兰州市第五中学罗海玉

  本次物理诊断试题严格按照《2016年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中对物理学科的考查要求命题,分别以选择、填空、作图、实验探究、计算五大题型对学生进行考查,试卷注重了对物理学科中的观察、判断、分析、理解、综合等各种能力的考查,比较注重物理学科的实用性,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了实验探究试题的考查,非常注重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试题基本上按着难易适度原则,各部分试题分数分配也比较合理,基础性、灵活性非常突出,试题的覆盖面广,

  重点突出,作为中考前的一次重要考试,试题达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都能有效考查的目的,在后一阶段的复习中对于学生要紧抓基础知识,牢记物理规律和公式;分模块、有针对性地复习等。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责任编辑:丁君怡(实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