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县:民俗文化产业让农民搭上致富快车
宁县以特色文化产业为目标,加快和推进民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深入挖掘文化产业,让广大农民群众搭上致富增收的快车。
家住太昌乡联合村的郝淑芳,最初只是凭借着个人爱好,做点鞋垫、刺绣等民俗文化产品,规模和经济效益非常有限。近年来在市县民俗文化产业政策的推动下,郝淑芳的文化产业规模逐渐一步步壮大起来,她先后投资30万元成立了宁县伊人绣鞋业有限责任公司,所有的产品实行订单制,统一定制、统一销售,她的产品因做工精美,不仅在市县展销,而且还远销广东、山东、陕西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据了解,2015年她的公司净收入6万元,带动村上及附近村200多名妇女年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文化民俗产业的快速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了它的巨大经济潜力,为此,宁县还结合市县精准扶贫工作有关要求,鼓励和扶持贫困户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在产品的定制、销售、培训等环节上为贫困户开展指导,全力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太昌乡申明村的郭芝琴先天性双腿残疾,老伴过世得早,家里生活十分困难,但是她却有一副好的刺绣手艺。于是,在县乡帮联干部的“牵线搭引”下,她开始为郝淑芳的伊人绣鞋业公司实施刺绣、香包、鞋垫等文化产品订单供货,2015年收入近8000多元,如今她已靠着文化产业开发脱贫摘帽。
至目前,全县注册各类文化企业117家,注册资金12380万元,文化产业从业人员4028人,年生产民俗文化产品100多万件,实现产值达2.2亿元以上。(通讯员李建强)

临夏县建成布鞋加工培训基地(图)
“活力新区”摄影大赛入选作品
灵台县天然气公司乱收费
云南城投兰州野蛮拆迁
春色
成都
甘肃纪录片——深入现实生活 抒写时代变化
甘肃非遗借力网游“再启航”
你都不知道的微信
刷爆朋友圈的聚会
我省今年年内有4条铁路线投入运营更多出行选择!
大批天鹅到甘肃高台黑河湿地越冬画面壮观艳丽
【短视频】挖掘民俗文化 推进文旅融合
【短视频】甘肃省5所高校入选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