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高校综合
投稿

兰州市高校用“研究基地”保护地方传统文化(图)

2016-04-07 08:38:38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我市高校用“研究基地”保护地方传统文化

  文县草河坝民间艺人制作池哥昼面具

  七彩白马藏族服饰

  曾几何时,神秘的“池哥昼”、唱腔优美的“玉垒花灯戏”这些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就像是绚丽的珠宝闪耀在甘肃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但如今,这些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正因为人口流失、民俗文化传承乏人等一些原因面临传承和发展的难题。2013年,兰州城市学院成立了“兰州城市学院白马文化研究基地”,今年年初又成立了“兰州城市学院玉垒花灯戏研究基地”,希望通过“地方传统文化进高校”的方式,来实现文化保护传承与高校发展的双赢。那么,“研究基地”进高校发展的成效究竟如何呢?近日,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了采访。

  早在2010年,兰州城市学院就已经开始了对白马人民俗文化的研究。当年元月至二月,在历时17天的时间里,城市学院副校长文学院莫超教授带领团队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调查了5000余个白马语词及短语,并用国际音标进行记音,最后完成并出版了《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语言卷)。2012年,文学院7位老师在莫超教授的带领下赴文县铁楼乡入贡山、薛堡寨采风“池哥昼”。2013年8月,“兰州城市学院白马文化研究基地”在文县成立。

  “其实,最初我们的想法与目的比较单纯,当时国家和学校都提倡高校要为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尽一份力量,而此前我们就对陇南白马人文化有一定的关注,于是我们便对白马人傩舞“池歌昼”民俗活动进行了调查了解,调查中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加强民族民俗保护的紧迫性。白马人的“池歌昼”傩舞祭祀活动,将民俗本有的娱乐身心、教化民众及规范民众生活方式等功能发挥得恰到好处。然而我们也发现,由于受民族地区人口流失、民俗文化传承乏人等因素的影响,这一传统的民俗文化正在逐步走向弱化。”莫超说道。

  莫超告诉记者,甘肃文县铁楼乡入贡山白马人傩舞“池歌昼”民俗活动的现状,只是我省和国内一些民族民俗文化不断弱化的一个缩影。其实民俗的本质是生活文化,是民众将生活文化化的结果。因此许多民俗具有整理生活、修饰生活及管理生活等功能。民俗既能调整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也能调整个体民众内心的情感状态,以良好的心态应对自然与社会变化等。

  据了解,研究基地成立以来,学校先后多次组织老师和学生深入基地采风,与当地的传承人交流,吸收“池哥昼”的音乐和舞蹈元素,加强对白马人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研究。此外,莫超、包建强、刘小刚等教师的论文和研究项目也得到了发表和项目资助,而这些经费也被用于“池哥昼”的传承和保护。

  2016年2月学院在文县又成立了“玉垒花灯戏研究基地”,因为已经有了之前的成功经验,所以研究基地刚建成,学校就已开始与当地政府及村民商讨基础设施建设及保护工作。“我们已与文县县政府有关领导及文广局负责人沟通,达成在玉垒乡两个传承村修建戏楼的意见,如果顺利的话,今年年内就可以建成。”莫超说道。对于“玉垒花灯戏基地”的发展,莫超称,学校的专家团队将对玉垒花灯戏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包括其形成过程、演变轨迹、价值判断、未来走向等等,然后作为系列科研成果在报刊上发布,让更多的学人关注和了解玉垒花灯戏,这样就可以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除了研究基地以外,在推动地方传统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兰州城市学院主要表现在“语保工程”方面,包括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和民汉词典的编纂、汉语方言的重点研究。学校教师主编的《保安语常用词汉英词典》、《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两部词典先后获得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目前,学校争取在白马文化和花灯戏研究方面申请数项国家级课题,进行更加系统深入地研究。并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在全省扩展研究面,诸如武都高山戏的研究、河西小调的研究等等,为甘肃的文化大省建设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我们有黄曦瑶、韩波、张舒飞、班志茹……这些同学在学校里参与过白马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其中也有人在毕业后去文县工作,继续为宣传白马文化艺术尽力。但这毕竟只是一少部分,更多的同学

  则很难提起真正的学习兴趣。”虽然“校地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莫超也坦言,只有人才的培养才能给地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带来真正的希望,但就现阶段来看,这样培养十分有限。对此,莫超认为,大学引进一些传统文化专业是一个方面,但更多的则应从基础教育入手。让同学从小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样到大学里同学们才会自然而然的去关注它,去保护它。

  记者 耿睿 文\图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