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正文
投稿

甘肃慈善事业乱象频现 私自募捐透明度有限 公益敛财成慈善之痛

2016-04-06 08:43:29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丁君怡(实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乱象频现 私自募捐透明度有限 公益敛财成慈善之痛

  资料图片

  中国甘肃网4月6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 张鹏伟 实习生 周文鑫)西部爱心公益社2015年举办66场公益活动,庆阳市雨润环江爱心协会2015年举办50场公益活动,白银市义工联合会2015年举办40场公益活动……近几年来,甘肃省民间慈善组织发展异常活跃,有些团队每周都会开展活动,而如果放眼全省,平均每天都有慈善活动在开展。

  民间慈善的坚挺极大地改变着贫困群体的生活面貌,而在他们的四处奔走下,慈善开始以城市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和正能量进入更多普通人的视野。

  与此同时,另一种慈善行为也在暗暗地刺痛我们。

  杨虎娃,农民工。2013年,天水发生水灾后,他出资捐赠10吨水泥;他卖掉老家秦安的房子,为贫困小山村建起一座标准篮球场……他领养的孩子天生唇腭裂至今还没有治疗好,他每个月只有2000元工资,杨虎娃自身贫困尚需救助,而他的慈善行为却近乎“走火入魔”。杨虎娃们的慈善行为到底该不该鼓励?

  “公益明星”J某摘取兰州好人等众多光环后,开始膨胀,在众多公开场合“指指点点”,严重污染慈善环境,而他去医院看病遭遇“怠慢”后甚至口出狂言道:“你知道我是谁吗?”这样的“公益明星”你还要捧吗?

  或许,民间慈善的乱象真到该规范的时候了!

  活跃的民间慈善

  “靠近慈善,从心出发。所有慈善组织都动起来,影响和带动是惊人的,整座城市也会变得更加温暖。”采访中,很多慈善组织负责人纷纷感慨。

  众所周知,民间慈善是大的社会慈善行为中的一个补充,一些大的慈善组织或者政府机构不能抵达或者没有涉及的领域,民间慈善组织就可以去帮扶,作为有效补充。虽是配角,但却至关重要,否则有些社会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平川蚂蚁微公益服务中心2015年举办50场活动,甘肃阳光公益志愿服务总队2015年举办17次活动……目前,甘肃省民间慈善组织发展异常活跃,每当节假日或重大事件发生时,每当有患者病危需要急救时,每当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迷茫无助时,都会有志愿者和爱心活动出现。有些团队每周都会开展活动,而如果放眼全省,平均每天都有慈善活动在开展,这些民间“草根”的大爱让我们看到奉献爱心的高尚。

  我省民间慈善组织的慈善活动以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等的日常探访活动和简单的慈善宣传活动为主体,一些较成熟的组织则会发起一些较大的慈善项目,通过网络和个人关系呼吁省内外企业捐款,一些民间组织则会申请执行大型基金会的慈善项目。比如壹基金温暖包在甘肃的执行由甘肃伊山伊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牵头,具体分发由各市州的慈善组织实施,每分发一个温暖包,慈善组织可以获得25元的执行费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部分民间慈善组织一般不主张捐款,大多数时间是号召志愿者捐物,确需捐款时便有专人负责,在QQ群内公布所有记录,等活动结束之后,会计算好账,把钱一并交到受助人的手中。一般的小活动都是参与志愿者AA制采购慰问品。

  “每年做的大大小小多场活动,足以让更多的人知道慈善,懂得爱别人,尝试参与慈善活动,这一点是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甘肃好人好报公益联盟相关负责人说。

  草根公益艰难 发展『公益明星』屡失『真心』

  2013年,天水发生水灾后,杨虎娃出资捐赠了10吨水泥;杨虎娃卖掉老家秦安的房子,为贫困小山村建了一座标准篮球场;2015年,杨虎娃牵头筹集并捐赠了十万件棉衣,大多为旧衣服。如今,他还在牵头做小草爱心微公益等慈善组织。

  杨虎娃1996年来兰打工,一直租住在火车站红二村社区狭小的民房里。2008年,杨虎娃在路边捡到一个唇腭裂的弃婴并决议抚养他长大,如今,孩子在平凉路小学读书,可唇腭裂还没有治好。多年来,杨虎娃一直在汽车东站卖报纸、卖书刊为生,如今,他的临时工作每个月只能赚到2000元。

  挣扎在城市边缘十几年,杨虎娃生活困难,本身就需要救助。

  采访中杨虎娃的妻子令小桃透露,来兰十几年,家里没有存款,最近家里只有几千块钱,给孩子做手术的钱还没有。

  “钱是身外之物,挣下了也得花掉,花到公益身上也很好,到挣钱的时候钱自然就会来了。”一直以来,令小桃都很支持丈夫杨虎娃的公益梦。而杨虎娃则说道:“现在做公益不由自主了,停不下来了。大家过来捐东西,拒绝了也不合适啊。”

  一边是不停地做慈善,一边是挣扎在城市边缘生活困顿,杨虎娃们的坚持我们还要不要鼓励呢?

  与此同时,一些民间慈善组织负责人在成为“公益明星”后,很快膨胀起来,甚至将慈善和他的企业“打包”在一起,开始从慈善中牟利。

  采访该专题期间,有多位慈善组织负责人与记者面聊,详细列举并提供人证物证揭发部分慈善组织负责人挪用善款的种种丑恶嘴脸。事后,本报记者也再三核实这些投诉,其中一部分“铁板钉钉”。“公益敛财”是一个敏感且疼痛的话题,鉴于民间慈善组织力量还十分薄弱,需要多加鼓励,本报将不实名曝光。

  “甘肃慈善事业发展滞后,官方层面的公益行为少、死板,民间公益行为虽然活跃,却显现出诸多混乱之象,甚至导致广大民众对公益慈善有了反感心理。”在甘肃慈善行业“浸泡”多年的某专家说,大部分慈善组织没有注册,注册了的正规军都没有能力引领潮流,这些没有“执照”的草根组织自身的生命力无法保障,慈善能力又十分有限。

  白银市义工联合会有会员2000余人,一年内坚持参加一半以上活动的只有十几个志愿者;庆阳市雨润环江爱心协会会员108人,一年内坚持参加一半以上活动的不足10人……调查显示,因为民间慈善与生俱来的草根性质,没有绝对吸引力,志愿者普遍减少,而好多志愿者盲目跟风,只是一次性的慈善行为,导致真正做活动时人丁稀少。

  民间慈善亟待规范和扶持

  记者从事慈善报道4年有余,与大多数“叫得上名儿”的慈善组织负责人都有联系,记者深知,甘肃省大部分慈善组织场所狭小简陋,造血功能太弱,经费短缺,基本处于“磨破一张嘴,跑断两条腿”的工作条件。由于没有稳定的经费支持,大部分慈善组织有经费支持时勉强可以开展一些慈善活动,一旦没有经费支持,就无法开展活动,其生存与发展面临一系列困难;一些慈善组织喜欢跟风,盲目倡导和发起慈善项目;管理人员的素养和理念急需提升;团队之间协作的能动性比较差。

  “一个团队没有前期摸底调查,去给学校捐棉衣,结果去了才发现几天前刚有爱心企业捐助过。这样就导致物资分配不平衡,让其他需要帮助的群体得不到帮助或者忽略了其他受助群体的需求。另一个突出现象是,一些团队筹集的物资极少,但还要经常去捐赠、搞仪式,反而影响了学生们的正常学习。”兰州义工负责人刘利刚说。

  赵林的西部爱心公益社是甘肃民间慈善组织中的佼佼者,作为主要负责人,他算是一位甘肃民间慈善的资深人士。

  赵林说:“甘肃现有的慈善组织,有个别团队有点混乱,东施效颦,照猫画虎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导致好多内部系统的运作和执行没有持续性,不但没有帮到别人,反而是让那些受助者成了受害者。一些团队对于自己真正要干什么不清楚,也就是定位不清楚。”

  “每当遇到重大疾病时,便有各种团体私下组织捐款,最终捐款多少?捐款有没有完全用到患者的治疗上?万一患者遭遇‘不幸’剩余的大量善款哪去了?类似的信息没有及时公开;有些团队过于注重名,不做实际活动。比如说我有次参加活动,有个团队的人就拿了个队旗照了张相就走了,根本就没有实实在在做活动。”平川蚂蚁微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德强说。

  甘肃省社会组织促进会秘书长权平没有评价民间组织的“乱”,只说:“民间团队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比较差,需要有组织牵头带动。”

  此外,我省民间组织的慈善行为单一,亮点不够突出,同质化现象严重。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责任编辑:丁君怡(实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