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理论前沿
投稿

孙政才:贯彻新发展理念 开拓发展新境界

2016-04-01 14:34:31 来源:求是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四、以新的战略定位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区位优势突出,战略地位重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要按照这一定位要求,争做中西部改革开放排头兵,努力在全国一盘棋中谋划发展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围绕这一综合性定位,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要统筹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发展,构建与直辖市体制、国家中心城市功能、超大城市规模相匹配的城市空间载体。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推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绿色发展。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突出美丽山水城市特色风貌,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机制,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发挥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作用,提升经济要素的集聚辐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要着眼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形成集群发展、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金融业,突出发展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优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

  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坚持把创新驱动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尊重创新规律,整合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统筹推进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突出创新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的牵引带动作用,着力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向两江新区、国家级高新区等重点区域集聚,向我市确定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七大特色效益农业产业等重点领域集聚。推进开放协同式创新,促进创新平台、创新要素等开放共享,培育高水平的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的普惠性政策支持,优化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全面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利用国际国内市场、资源的效率和效益,加快培育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完善“渝新欧”国际铁路、长江黄金水道、渝昆泛亚铁路等对外大通道,强化水陆空三个国家级枢纽配套三个一类口岸、三个保税(物流)区的“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辐射带动功能,提升两江新区平台功能竞争力,加强国际国内通关合作,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高标准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扎实推进重点领域项目合作和制度创新。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重要城市的经贸合作,推进长江流域园区与产业合作对接。加大“引进来”和“走出去”力度,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保税贸易、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离跨境结算和投融资便利化以及“渝新欧”铁路口岸建设运行等服务贸易“5+1”专项工作,推动对外贸易优化升级。

  五、扬鞭奋蹄、埋头苦干,推动重庆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落实。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是重庆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载体和平台,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路径选择。实践证明,这一战略决策符合中央精神、符合重庆实际、符合发展规律。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不懈地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功能定位,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加强区域资源和要素优化配置,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区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建设,推动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产业和人口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各功能区域特色发展、差异发展、联动发展,促进各功能区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各优其优、优优与共,实现全市一体化科学发展。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结合重庆实际,必须强化改革引领,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位和要素配置扭曲,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供需新平衡;必须强化开放支撑,全面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新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供需新空间;必须强化创新驱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必须正确处理存量和增量的关系,统筹做好“加减法”,调优存量、做优增量,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下”。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增有效供给,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力度,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去无效供给,既要以市场化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也要保护、发展好优质产能和市场份额。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服务,降低经济运行成本,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化风险管控,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妥善应对金融、房地产、政府性债务等领域风险。补经济社会短板,重视抓好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

  扎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发展新体制,落实好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关键突破带全局、结果导向求实效,结合实际谋划和推进一批标志性、牵引性的重点改革任务。全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统筹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健全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营造良好秩序。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和公务员队伍建设。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为做好重庆各项事业提供根本政治保障。始终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扎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始终坚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用新办法贯彻新理念,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作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章来源:求是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