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正文
投稿

甘肃景泰:万亩良田亟待排碱 村民30年斗争“盐碱化”

2016-03-30 07:46:49 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 作者: 责任编辑:金琼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盐碱化严重的土地。(手机拍摄)

  人民网兰州3月29日电(高翔、牟健、王文嘉)耕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近年来,甘肃省景泰县灌区的农民却因为土地盐碱化严重而失地。作为黄河中上游重要的高扬程灌溉农业区,由于地下水位不断抬升,治理资金严重匮乏,景泰县盐碱正在无情吞噬灌区的大片良田沃土。

  据记者了解,目前景泰县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草窝滩镇盐碱地总面积已经达到1.4万亩,因碱撂荒地达到了2770亩,全县因盐碱化而被迫弃耕荒芜的耕地达2万多亩,并逐年扩大。

  排水不畅万亩良田盐碱化成荒地

  “你看看,前些年还有收成的枸杞地,这些年因为排碱渠无法清淤造成地下水位上涨,枸杞全部死光了,原来种枸杞一亩地的纯收入可以达到5000元,现在许多村民却无地可种。”景泰县草窝滩镇红跃村支书张明学望着眼前1500余亩原本肥沃的土地,无奈地说道。

  在张明学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发生盐碱化的1500余亩土地周围,原本应该抽出绿芽的枸杞已经在地里枯萎,由于地下水位的上涨,土地几乎全部被盐碱水淹没。在部分干燥的土地上,覆盖着一些类似于盐的白色硬颗粒物质,捻起一小撮放人手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些颗粒物质已经把土地给“粉碎”了。

  据张明学介绍,景电一期工程上水以后,农民陆续迁来这里开始种地,当时每亩地的小麦产量能达到800到1000斤。到了1980年左右,土地陆续开始盐碱化,当时采取开挖排碱渠的方式恢复了耕种,过了几年土地又开始盐碱,到今天我们看到的这种程度。

  “我们镇上当初土地肥沃,粮食丰产的时候,这里家家户户的粮油都是用水缸来装的,可以想象当时这里的土地是多么的富饶。”草窝滩镇副镇长包仁豫说道,“而现在,全镇已经有95户农户完全失地,土地盐碱化已经成为制约全镇发展的主要因素。”

  据记者了解,草窝滩镇土地盐碱化严重的有4个村,1万多户,景电二期工程开工后,草窝滩镇几个村子地势比较低洼,所有地下水汇聚,排水不流畅,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

  房屋倒塌村民被迫搬迁高坪地区

  土地盐碱化危害的不仅仅是土地,还显现在了农民的房屋上面,已经危机到了当地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就在被严重盐碱化的1500余亩连片土地周围不足1公里,有一处红跃村村民的生活区,这里和红跃村的耕地没有多大的区别,村道上满是因为地下水位上涨而浸湿的淤泥。刚一进村的地方盐碱程度低一些,可以看到完整的房舍,但是这户农户的院里已经裂开了数条长度达7、8米,宽度近1指的裂口,地基也因为地下水的侵蚀而变得凹凸不平。走出农家院,可以清晰地看见数条宽约1指,长约2到3米的缝隙在外墙上绽开。

  “这家的房子早已经成了危房,他们家的新房子已经盖好了,今年就可以搬过去。”张明学介绍到。

  再往村子里面走,一些已经搬离的人家院墙已经倒塌,院中荒草丛生,救灾帐篷就搭在院中,里面还留下了些许人们生活过的痕迹。有的院墙即将倒塌,用几根木桩顶着,由于盐碱水的长期浸泡,一些低处人家房屋的砖头都已经被腐蚀成粉末,在一户已经搬迁的农户家中有一口井,原本深四五米的井口现在地下水就在眼前不足半米处。

  “为了确保农民的住宅安全,近几年我们专门整合资金在红跃村的高坪地区开辟出一块地方,将房屋受到土地盐碱化影响成为危房的23户农户集中安置到新建房屋内,还给予每户3万元的建房补助。”包仁豫说。

  2015年刚刚搬离原居住地的红跃村村民黄玉忠因为土地盐碱化家里的8亩土地全部撂荒,他在新修建的家中告诉记者:“现在我有了安全的房子住,我还希望土地盐碱化能够被治理好,让我重新有地可种。”

  新修水渠盐碱地有望变回丰产区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土地盐碱化就开始侵蚀景泰县的耕地,地处景泰县低洼地区的草窝滩镇土地盐碱化最为严重,这里的人民也有着长期与盐碱化作斗争的经验。

  据包仁豫介绍,早在1990年草窝滩镇就已经动工开挖了一条长12.8公里排水通道,经过近10年的运转,排碱渠出现了坍塌和淤积;2002年进行了进一步修缮基本解决了排水渠淤积严重、排水不畅的问题,部分盐碱地得以复耕。但是由于排碱渠的再次破损下陷,造成了排水不畅,盐碱化程度变得再次严重。

  除了工程治碱,上世纪90年代草窝滩镇还开始引种耐碱植物--枸杞,走出了一条种植枸杞、生物治碱、促农增收的路子。据统计,截至2014年,全镇枸杞种植面积1.6万亩,枸杞亩均纯收入可达7000元。此外,草窝滩镇还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翻压绿肥牧草、使用腐殖酸类肥料等改良盐碱土,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排碱渠排水不畅导致地下水位连年上升,土地盐碱化日益严重起来。

  “从2005年开始,原本已经复耕的部分低洼地区的土地盐碱化再次严重起来,到2012年左右大部分耕地已经盐碱化,许多耕地已经撂荒。”张明学回忆道。

  终于,2016年初景泰县草窝滩镇治碱排水工程破土动工,该工程是在红跃村的“双联”单位甘肃省委办公厅努力下引进的,共耗资1639万元。该工程将原来2.8公里的涵洞开挖成成明渠,将剩余的近7公里排碱渠进行重新衬砌。此外,还将在红跃村周边的三道梁、黑嘴子、龚家湾等村开挖排碱渠,进一步健全排碱渠系统,工程完工后将使得红跃村及周边2.38万亩盐碱化土地得以复耕。

  景泰县还将建设万亩盐碱地治理示范区,以草窝滩镇为连片盐碱地治理重点,对目前的排碱渠进行清淤、维护,以保证排碱基本通畅,进一步加强盐碱区的管护和盐碱地的治理,遏制盐碱化加剧的势头。

  “等到治碱排水工程修好了,今年我们就能把盐碱水排出去,再过两三年,土地盐碱化程度缓解了,村民们就有地种了,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有盼头了!”说起治碱排水,张明学满是期望地说道。

文章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 责任编辑:金琼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