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绿色的希望
——千里沙漠大林带春季治沙造林侧记
记者 张志华

3月24日,民勤县群众正在千里沙漠大林带沙区麦草方格内植树造林。
连日降雨过后,全市沙区土地有了难得的好墒情。在甘肃内蒙古省界千里沙漠大林带建设现场,各县区林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当地群众抢抓有利时机,积极治沙播绿。辛勤劳作在这里转化为绿色的希望,冉冉升腾。
3月24日,记者在千里沙漠大林带凉州区建设段看到,凉州区林业局工作人员正在组织近百名林场工人和群众选用适宜沙区生长的梭梭、沙拐枣、沙冰草、沙蒿等沙生植物种籽进行飞播造林,他们或扬手撒播种籽,或附身耙沙覆种。“我们撒播的主要是沙米、沙蒿和沙拐枣,它们生命力很强,如果有良好的降水条件,种子便能生根发芽,进而长成植被。”正在进行人工模拟飞播造林的凉州区治沙站林技人员胡晓武告诉记者,为了提升飞播效果,工作人员指导群众先将种子和湿沙掺和处理,这样使得种子在撒落后能与湿沙一起沉入沙地,同时种籽落地后,再耙起周边的沙土将种籽覆盖,这样种籽便不易被风吹散,提高其成活率。
在千里沙漠大林带民勤县建设段,大规模的群众正在实施人工模拟飞播造林,县林业局还积极组织各林场工作人员和群众在铺设好的麦草方格内植树造林。“近期,我们积极开展抢墒播绿行动,力争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今年的造林任务。”县林业局局长杨青文说,连日来,他们除组织常规性的治沙造林,还组织500人的人工模拟飞播造林队伍,在千里沙漠大林带南井敖包段、青土湖风沙口、白碱湖、民左路以及G569高速公路沿线大规模开展人工模拟飞播造林活动。至3月24日,已完成人工模拟飞播造林2.1万亩。
在千里沙漠大林带古浪县建设段,古浪县治沙林场的职工和群众也正在积极开展人工模拟飞播造林。“除了飞播造林外,我们抢抓墒情,积极组织群众在飞播区栽植梭梭等沙生植物,切实提高治沙造林的成活率和植被覆盖率,力争今年绿化造林工作取得新突破。”古浪县治沙林场场长王开国说。
“今日播下的种籽,就是在构筑明天绿色的家园。”这是参与飞播造林的干部群众的心声,也是全市人民多年来毫不动摇坚持践行“生态立市”战略的共同心愿。
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从3月18日开始,市区机关单位和中央、省属在武单位干部职工,分批次在千里沙漠大林带义务压沙责任区开展沙生苗木栽植工作,已完成压沙造林2.55万亩。古浪县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在千里沙漠大林带、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开展义务治沙造林,已完成压沙造林0.43万亩。民勤县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在千里沙漠大林带民勤段、G569高速公路民勤段开展义务植树,已在千里沙漠大林带民勤段完成压沙造林0.15万亩,完成G569高速公路民勤段植树穴的开挖工作。至3月24日,全市已完成治沙造林6.26万亩,其中凉州区2.55万亩,民勤县3.2万亩,古浪县0.46万亩,市石羊河林业总场0.05万亩。连日来,全市已完成人工模拟飞播造林近2.29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