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平凉 正文
投稿

精准“滴灌”催生幸福花——平凉泾川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纪实

2016-03-22 11:18:47 来源:中国甘肃网-平凉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刘姗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精准“滴灌”催生幸福花

  ——泾川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纪实

  “春节前后,我们村娶进来了4个媳妇,有陕西榆林的,也有平凉市的,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泾川县太平乡阴坡村村支书陶回乡兴奋地说,看到村子建得这么好,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人回乡了。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和阴坡村一样的诸多贫困乡村,每天都在发生着喜人变化。

  泾川,六盘山特困片区重点贫困县。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村91个,贫困人口1.25万户4.85万人,贫困发生率达到15.02%。泾川县紧盯2017年整县脱贫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以黑梁河流域、泾汭河面山、红河流域、北部干旱山塬区4个特困片带为主战场,举全县之力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贫困乡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去年底,全县脱贫退出23个村4292户1726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13%。

  节点式打造中心村庄,奔向新生活阴坡村村民任伟军结婚有4年多了,媳妇的户口还在娘家。婚后女儿出生,户口还是落在了媳妇娘家那边。“就是这地方条件太差、太穷。”

  黑梁河流域贫困片带是泾川县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贫困面达66.47%,涉及太平、高平、窑店3个乡镇27个村,贫困人口1.65万人。

  居住条件差、出行不便、没有增收产业;家乡没有发展变化,年轻人不愿待,人口负增长,长久的恶性循环,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怎样才能啃下贫困这块“硬骨头”呢?

  “扶贫再不能像过去一样‘撒胡椒面’、‘锦上添花’。必须瞄准靶心,定向施策,做到一村一策、一组一计、一户一方,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雪中送炭’,才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见实效。”泾川县委书记李全中告诉记者:“这在全县上下早已形成共识。”

  居者有其屋,这是每一个贫困家庭的梦想。全面实现小康,有安全住房是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去年以来,泾川县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激发群众热情、提振小康信心的重要举措,按照整村搬迁、村内搬迁、就近搬迁、集中安置四种模式,以自然条件较好、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区域为节点,整合项目,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贫困户实施整体搬迁。

  搬出来,才有过上好日子的奔头。

  “去年,仅在朱家沟村,实施的包括住房、道路、公益事业、饮水、梯田等项目工程,累计投资570多万元,一举改变了村子面貌,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出行。”太平乡党委书记尚志龙说。

  现在的朱家沟村,早已看不到昔日贫困村的影子了。

  村民马得记和儿子商量好不再出去打工了。

  记者在村上采访时,正碰上马得记在他承包的钢架大棚里查看瓜苗生长情况。“地平整好了,膜也覆了,过几天就可以移栽。5月底甜瓜就能卖了。”马得记笑着说:“去年,我已经摘了贫困户的‘帽子’。新房修好了,给娃说媳妇就不愁了。”

  这几天,王军录正忙着装修去年新建的房子。

  今年24岁的王军录在外打工有七八年了。从最初的小工,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现已是一名熟练的装修工。

  “在外面,一直是给别人装修房子。有时,心里也想,等有能力了,一定把自己的房子装修得漂漂亮亮。”王军录的这一愿望在去年得以实现。

  得知村上要集中修建小康屋,还能享受贫困户优惠政策补助,王军录早早报了名。

  其实,在他的内心,还有一个非建不可的理由——给未来的媳妇一个温暖安全的家。

  去年2月7日,王军录的女朋友带着家人前来看家,商量他们俩的婚事。“翻山越岭,砂石路。到了家门口,还要过独木桥。住的房子还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子。”这是人家走时给王军录撂的话。

  没成想,在两个年轻人的强烈建议下,女朋友家人去年6月中旬又来了。“这次来一看,进村的路开始铺油了,小康屋也动工了,门前的水过面桥基础都修起来了,态度就变了。”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因地制宜,节点式打造中心村庄,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催生着回乡创业、本土致富的内生动力。去年,泾川县累计新建安置区10个。

  看着村子修好了,年前,任伟军也把媳妇和女儿的户口迁了回来。

  多元化培育富民产业,用产业“拔穷根今年35岁的田永红一口气承包了3座钢架大拱棚,一时成为村民谈论的话题。

  前几年,田永红一直在外打工,苦于没有技术,只能当小工。家里两个老人年龄越来越大,两个儿子还要上学,媳妇一个人在家负担太重,他只能家里外面两头跑,日子过得也是紧紧巴巴。

  据红河乡乡长王俊宏介绍,像田赵村田永红这样上有老人、下有小孩,既要照顾家,还要出外打工的人全乡还有很多。

  把贫困群众搬迁落户到沿路、沿水、平川的区域,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移民群众的居住难题和出行不便的问题。

  如何让群众搬得出来,富得起来?

  把群众增收作为精准扶贫的首位支撑,按照“塬区果畜、川区菜畜、山地杂果”的思路,多元化培育发展富民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用产业“拔穷根”,这是泾川县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持续发力的重要举措。

  太平乡朱家沟村村主任王立军最近忙着入户上门,动员种粮大户栽植树莓。

  精准扶贫就是要“一村一品”培育产业。太平乡今年引进陕西杨凌忠妮公司,在朱家沟村流转土地1000亩种植树莓。

  在乡党委书记尚志龙看来,产业化的种植,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群众既可以在流转出的土地里打工挣钱,还能拿到流转费。对于有栽植意愿的群众,公司出成本对生产的果品以高于市场的保护价收购。

  泾明乡白家村村民杨玉能今年打算不出远门了。“天气暖和了,到村上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在家门口,照样能打工挣钱,还能照顾家里。”

  1974年,就在杨玉能家旁边的山下,出土了距今2到5万年的人类头盖骨,比北京山顶洞人早2到3万年,被中国科学院人类研究所命名为“泾川人”,亦称“泾川少女”。出土的地方——牛角沟遗址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怀揣这样国宝级的文物,躺在历史长河中沉睡的白家村,依然贫穷落后。

  2014年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时,全村有贫困人口85户369人,贫困面57.21%。

  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人还是那些人,只用了两年多时间,白家村,已经成为泾明的“小香港”。

  一切的变化,就在于扶贫的精准上。

  白家村依托牛角沟历史文化资源,发展起了集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度假村。泾明乡党委书记温建平告诉记者,已经对4口鱼塘进行了改造;新建了占地200亩的6个主题采摘园,套种早、中、晚季瓜果菜;建成了观光旅游的11孔窑洞以及水景广场、景观小品、景观石和观景台。

  据泾川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全县新建果园4万亩,发展核桃、山楂、油用牡丹等经济林1万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以上,新建日光温室100座、大中拱棚1000座,贫困群众人均产业增收2000元以上。

  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注入持久活力

  高平镇三十铺村村民史泽鸿在搞工程淘得人生第一桶金后,回到村上,建起了气调库。同时,将村民无力管护的果园,以入股的形式,吸收过来。“我们可以在里面打工,果园也有了发展。”村民史来贵说。

  今年56岁的口鸿魁在泾川家园陶瓷公司当门卫,一个月有2000元的收入。“现在年轻人在外头找工作都很难,像我这么大的年龄,那就更不用说了。”

  3月15日,记者来到位于太平乡朱家沟村隆鑫牧业公司时,总经理马海军正拿着一本《防疫市场信息》杂志看得起劲。

  说起在朱家沟村建新牛场,马海军告诉记者,一方面是乡村的积极邀请,另一方是看重这里的草料资源。去年秋季,牛场建成后,马海军已购进了50多头母牛。

  现在,马海军采取“投牛还犊”的方式,与村上有养牛意愿的24户贫困户签好协议,结成帮扶对子,从管理、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给予帮助。“我也不用再为繁育操心了,一门心思搞好育肥。”

  去年,泾川县出台实施方案,号召全县非公经济人士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建功行动。目前,100名非公经济人士为154户贫困户提供了技术培训、畜牧养殖、果园管理、安置就业等帮扶,吸纳就业200多人;投资500多万元,实施各类公益项目25个,掀起了合力攻坚的扶贫新热潮。

  要帮助贫困地区从根本上脱贫,早已不能只是简单的“捐款捐物”,而需要多个层次、各个方面的“组合拳”。

  ——突出以上率下,全方位集中领导力量。逐级签订脱贫目标责任状,细化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包抓贫困村机制,四大家主要领导每人包抓一个示范村,34名县级领导各包抓1至2个贫困村,厘清了联系领导、联村单位、乡村组织、驻村工作队责任。

  ——注重县级统筹,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采取县级统筹、项目扶持、贷款贴息、群众自筹等方式,多方整合以工代赈、一事一议、危房改造、农村道路、易地搬迁、水利水保等项目资金2亿元以上,集中用于精准扶贫。

  ——聚焦最大短板,整区域改善基础条件。精心实施道路通畅、安全饮水、动力电覆盖、公共服务“四大工程”,建成通乡通村油路(水泥路)21条153公里;实施6个贫困村1025户自来水入户工程;新建、改造农村电网90公里。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场所68处、乡村舞台30个、村级幼儿园97所,乡镇卫生院周转房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10个。积极推行社会化服务、自助式养老新模式,新建幸福大院6处,解决200名鳏寡孤独老人养老难题。

  精准扶贫,持续发力。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泾川全县上下同心所向,追逐梦想。

  记者 陈斌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平凉日报 责任编辑:刘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