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实践探索
投稿

陈政高:完善城市治理体系 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2016-03-18 14:50:24 来源:求是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城市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重点是规划、建设和管理三大环节。做好城市工作,核心是党的领导。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必须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要求,统筹抓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和改善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

  一、提升城市规划水平,科学谋划城市发展蓝图

  规划是城市建设之本,也是城市建设的蓝图。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城乡规划法》为核心的规划管理体系,但也存在规划预见性不够、水准不高和执行不严格等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要遵循现代城市发展规律,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结合城市定位和发展实际,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功能,确定城市建设约束性指标,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抓紧制定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安排全国城镇发展空间布局。同时,要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当前城市不是没有规划,而是缺乏严格执行。增强规划的公开性,使规划体现人民意愿,让群众来监督规划有效实施。健全国家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规划督察。特别是要研究推动《城乡规划法》与《刑法》衔接,加大对规划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力争用五年时间,全面清查并处理建成区违法建设,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

  全面启动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缺少城市设计管理,是城市建设出现“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等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后,要全面开展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和文明延续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旨在突出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节能环保、低碳减排要求,避免“贪大、媚洋、求怪”现象。全面落实这一建筑方针,要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建筑设计市场,培养优秀建筑师队伍,努力建造无愧于时代的建筑。

  推进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这两项工作对于改变城市生态、焕发城市生机有着重要作用。要改变过分追求高强度开发、高密度建设、大面积硬化的现状,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等,积极推进采矿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治理污染土地,恢复城市自然生态。要通过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促进建筑物、街道立面和环境更加协调。通过维护加固老建筑、改造利用旧厂房、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恢复老城区功能和活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展现城市风貌。

  二、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筑牢城市发展硬件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要紧紧围绕提升城市功能,突出补齐短板,加快转变城市建设方式,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要着力解决“马路拉链”问题,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必须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地铁建设、河道治理、道路整治、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逐步推进建设。着力解决“逢雨必涝”问题,加快建设自然蓄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着力解决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加大整治力度,努力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着力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和回收再生资源体系建设,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着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

  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目前我国仍有约1亿人居住在各类棚户区和危旧房中,住房条件亟待改善。必须继续大力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加快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基本完成现有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在棚户区改造中,要大力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这既有利于提高安置效率,又有利于消化商品住房库存。

  提高工程质量和建筑节能水平。要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五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监管,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形势稳定。建筑节能是城市低碳、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5%左右,节能任务很重,工作潜力也很大。要进一步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继续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加快推广绿色建筑,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50%。

  推进建造方式变革。目前我国建筑仍以传统现场浇筑作业为主,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建筑材料和建筑队伍全方位的重大变革,具有建设速度快、建造质量高、环保性能好、节约劳动力等优点。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在全国城市全面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推广木结构建筑,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来源:求是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