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3月16日讯 (通讯员 苟杰妮 李雅洁) 3月15日早上,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大学生准律师协会带领40多名政法学子应安宁区法律援助大厅的邀约,赴安宁区培黎广场为广大市民普及有关“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法律知识。本次活动由安宁区行政工商管理局主办,安宁区司法局、法律援助大厅协办,在培黎广场进行为期一天的宣传咨询服务活动。

甘肃政法学院大学生律师协会负责人兖光辉向来访者解答疑惑
甘肃政法学院学生悉心向老人解释宣传册内容
活动伊始,便有许多市民驻足观看会场的宣传展板,展板上的海报向市民介绍了“3.15”消费者权益日的简单信息以及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公平秤放在桌子最显眼的位置,旁边还放着不合格计量器,与公平秤进行了对比。行政工商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也对市民进行宣传教育,会场还放置了大量关于消费者权益的法律知识手册,不少路过的市民前来翻阅。
在工商局工作的王先生他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辨别真假电线:“就算是把铜丝露出来也不会发现问题,但是只要用打火机一烧,你看,这黄色的就变成灰色的了,说明这就是用铝丝做成的。”他还告诉我们,“其实我们做这个假冒伪劣商品的展示,并不是要教大家怎么去辨别真假,因为有些东西一般人是根本用肉眼看不出来的。而是想告诉大家,应该通过正当的渠道去购买商品,不要贪图小便宜,结果吃大亏。”他表示,目前市场上存在假冒伪劣现象比较严重的主要是建材、种子和酒。
在活动现场,一位姓叶的大妈告诉记者,“像我们买东西图的就是个便宜啊,哪便宜就去哪买,有时候就被坑了嘛。就像我们买菜,你用手掂掂,感觉斤两不够,但是也没办法啊,他们那些卖菜的秤称出来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就经常去桃海市场那边,那儿的秤有工商局管着,准一点,买着放心!”
甘肃王力律师事务所的张豫侨律师表示,现在大家的维权意识都普遍提高了。他说:“现在,大家上当受骗了都是会找相关部门维权的。像我们也是在各法院设有工作点,每天都是会有人咨询相关的问题。今天,我们过来也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些法律上的帮助,帮大家解答一些这方面的疑惑。”
每个单位和部门都各尽其责,甘肃政法学院的学生们也没有闲着,他们向路人分发传单,并且耐心地讲解,热情邀请路人参与问卷调查。大学生准律师协会的负责人兖光辉表示,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普法活动。他告诉我们:“我们这次是和安宁区司法局联系的。除了协助他们的工作,我们和青协(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还合作做了这份关于‘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普法小问卷’,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民众对法律小常识的掌握,以及作为消费者能否真正维护自己的权益。”在他看来,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