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庆城县荒山造林成为农民脱贫致富新路子
3月9日,庆城县高楼乡苏店村贫困户李志奇告诉笔者:“今年,除了外出打工赚钱外,还把家里没有收成的30多亩荒山地流转给了村上的兴民专业合作社。一年租金可以领1000多元。”兴民专业合作社尹树胜说:“预计在5年以后,把树苗卖一半,留一半,收入在2400多万元,能带动群众致富,还能绿化我们家乡环境。”
庆城县现有林地面积224万亩,其中宜林荒山面积100万亩,弃耕地20万亩,森林覆盖率22.68%,苗林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自2013年以来,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再造一个子午岭”的战略决策部署,坚持把发展苗林产业作为推进林业改革、加快扶贫攻坚、促进山区群众增收的有益补充,以打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为主线,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统筹兼顾、集中连片、宜苗则苗、宜林则林”的原则,坚持整流域、整座坡、整座山开发,多层次、多形式推进宜林荒山和撂荒地苗林产业发展。
48岁的玄马镇老庄村村民贾利昌,家里的40多亩荒山地耕种难、收成少,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去年初,他把家里的山地全部入股兴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日子慢慢好起来了。贾利昌说:“我把地流转给合作社,给他们打工,仅这一项一年能挣一两万元。”玄马镇老庄村村民杨军红去年在兴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打工,让他鼓起了腰包。杨军红说:“我去年在兴林合作社打工,我们两口子能挣三万多元,收入很不错。”
庆城县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抓点示范、规模发展”的发展思路,推动苗林产业规模发展。通过林业项目融资,采取绿化公司“包苗木、包栽植、包成活”的“三包”机制,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苗林产业发展。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通过“现金入股、土地入股、投劳合作、技术分红”等形式,探索“育苗在川、栽植上山、龙头带动、入股分红”新路子。全县组建苗林专业合作社42个,通过合作社(林业企业)、种苗大户集中流转土地造林,林农个人联村联户造林等模式,集中培育苗林产业9处12万亩。同时,按照“林权地确权入股、大户租赁承包、合作社流转土地、专业队伍规范栽植和群众自主管护”的思路,整山、整沟、整流域推进,完成苗林结合培育15.6万亩,建成万亩示范点5处,累计达到41万亩。(通讯员 张军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