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峰区3000多名农村贫困人口告别吃水难
3月6日,记者走进西峰区肖金镇杨咀村,与村民说起村里基础设施改善话题时,村民曹玉萍欣喜地说:“整整一个冬天,我都没有再去沟里担水,自来水通到了家里,把我的‘愁帽子’摘了,连睡觉都踏实了。”
没通自来水前,曹玉萍每天都要去沟里担水,她告诉记者:“我每天天不亮就要去担水,又费时间又费力气。”肖金镇杨咀村地处塬边咀梢,取水困难,全村38户村民多年来一直在沟里手提肩挑取水。对此,西峰区按照管道饮水、打小电井、建场窖三种供水方案,采取工程队承包施工、村组和群众自建等方法,建设现代取水设施,让该村157名村民终于放下了肩上的挑水担,成为西峰区最后一个告别担水的贫困村。
什社乡新兴村村民李有良告诉记者:“我们这山区条件差,以前纯粹是靠天吃饭,雨水好了收成才能好一些。现在不仅有了蔬菜大棚,还打了机井,种地再也不用看天气了,这是我们几辈子人都想不到的好事。”
在精准脱贫工作中,西峰区加快构建“民生水利”,实施了“1236”精准扶贫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完成集中式管道引水工程76处,集雨水窖45眼,新打小电井84眼,维修小电井43眼,让15个贫困村及85个非贫困村中686户精准扶贫户3079人,告别了手提肩挑吃水的历史,吃上了现代取水设施提供的饮用水。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仅解决了村民饮水困难,还改变了村民生活习惯。肖金镇纸坊村村支书张志军满脸喜悦地说:“水龙头通到了院子里,提高了村民生产生活水平,很多新建房的村民都建起了浴室,添置了洗衣机,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记者 张烨 通讯员 王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