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苦干实干打赢脱贫攻坚战
镇原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纪实
镇原县是国扶贫困县,农业人口48.82万人,有重点贫困村87个,2014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94万人,贫困面29.31%,贫困人口规模居全省县(区)第一,贫困面居全市第二。
怎样才能啃下“贫困”这块“硬骨头”呢?2015年,镇原县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措施,探索形成了“3466”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从根本上破解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至2015年底,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04元,实现3.9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3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
紧盯“准”字,变“漫灌”为“滴灌”
精准扶贫工作一开始,镇原县就在215个行政村设立了扶贫专干,落实包村扶贫专干月访视制度,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成立驻村帮扶工作队87个。由县级领导带队,组织动员全县4769名干部进村入户,采用“看、问、算、评”四法,摸清贫困人口底数、掌握贫困实情。
记者在庙渠乡黎明村村委会办公室,打开装订整齐的贫困户登记表,全村贫困户的家庭人员、致贫原因、生产生活条件、劳动能力、收入来源、享受社会保障以及各类补贴等情况,准确翔实,一目了然。
“对于村里的贫困户,调查人员逐一入户,面对面登记核实有关信息。”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工作启动后,我们围绕12张户级信息采集表,共采集信息74.9万条;围绕8张村级信息采集表,共填写1132张信息表,并全部录入系统,贫困户、贫困村帮扶措施落实率达到100%,准确率达到99.9%。”
狠抓“精”字,“面子里子”一起变
针对扶贫工作现状,镇原县制定了“3466”扶贫攻坚方案,即落实“三个集中”,推广“四个扶贫模式”,实施贫困村“六个一”工程和精准帮扶“六个一”措施。围绕解决“谁来抓”“谁来干”“无钱扶”的问题,落实“三个集中”,即领导精力集中、帮扶力量集中、项目资金集中,确保有人抓、有人干、有钱扶。2015年,全县整合专项、行业、社会、金融等资金12.8亿元,推动扶贫项目向贫困片带聚焦、扶贫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聚集。
按照挂图作战、压茬推进要求,重点抓好洪河、茹河两个流域和中部特困片带建设,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攻坚,抓好全县87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2015年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47个,切实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同时,瞄准全县264个非贫困村中深度插花贫困自然村,实行“菜单式”扶贫,缺什么,补什么,科学制定减贫计划,2015年实现全县3.99万人稳定脱贫,贫困面下降到20.9%。
2015年,全县实施农村公路项目71条632公里,新增通畅建制村61个;新修、维修砂石道路837公里,新增道路砂化自然村378个;新建、维修小水利工程7272处,新打小电井6538眼,解决了3.64万群众和466名师生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10千伏线路60.41公里,新建0.4千伏线路225.41公里,安装配变128台,改造户表2665户,集中实施39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的农电网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8处,搬迁1014户4745人,实施危房改造9370户,实现了当年预脱贫村、脱贫户项目全覆盖。
突出“富”字,“输血造血”双管齐下
为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镇原县坚持把扶贫开发与双联行动深度融合,打响了特色产业适宜区全覆盖“攻坚战”。
位于上肖乡中部的路岭村,几年前,全村仅贫困户就有428户、1887人,占总人口的58%,全村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基础条件较差,农民收入偏低。为了帮助群众富起来,村上组织召开村民大会,由群众自主选择确定发展项目。坚持规模扩张和科技示范带动齐抓,全力推进苹果、养牛和全膜粮食三大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成为全乡脱贫步伐最快的村。
路岭村支书许会峰深有感触地说:“如今,路岭村通过果园改造、加大养殖规模,群众不仅是收入增加了,更重要的是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一边帮助贫困群众解决资金、农资等困难,为他们“输血”,一边通过为群众融资、劳动力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措施,让贫困户自身产生“造血”功能,发展致富产业。
目前,全县建成专业养殖示范村19个,建成投产规模养殖场(小区)70个,发展规模养殖户5560户,肉羊、肉牛饲养量分别达到80.2万只、23.1万头;新栽优质苹果3.12万亩,苹果留存面积累计达到15.2万亩;实施苗林培育和荒山造林16.7万亩;种植瓜菜20万亩;培训群众4.6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3万份;劳务输出13.4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5.47亿元。同时,全县发放精准扶贫贷款11501户38531万元,双联贷款437户2521万元,双业贷款170户760万元。新增贫困村扶贫互助协会48个,累计达到122个,实现了贫困村互助资金全覆盖,资金总规模达到2015万元。(记者 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