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评论 正文
投稿

张继红:广泛调动兰州科技红利

2016-03-02 08:32:40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广泛调动兰州科技红利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促进、协调,始终考验着人类社会先知先觉者。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将未来拉至今天,在今天加速未来。发挥兰州科技生产力必须走与人才建设、政策环境、市场转化、群众参与相结合道路,才能为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以期广泛、系统、长久调动存续于兰州的思想意识、文化结构、物质基础和产业链条所蕴藏的科技红利。

  科技创新与人才建设相对接要成为新常态。瞄准新需求,定向对接,人才建设是必然。公开资料显示,兰州科研机构有一千两百余家,十余万科研人员,实力居全国前列。客观地说,这些年研发与成果出现反差。在于缺乏将自家优势与需求对接机制,本地人才和科研机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而过多关注、引进成熟产业、技术和成型生产能力。现在全城科技创新,就首先要发挥水土相服、理解需求的本土科研机构和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科技创新与政策环境相适应要成为新常态。政策基础是保障,相关部门要切实分析兰州现有产业构成、人员结构、资源优势、创新基础,出台税收鼓励政策,加大科技功臣、科技创新团体、科技革新企业奖励面,以此实现良性循环,同时推动科技创新与市场化道路相融合。

  科技创新与群众参与相延伸要成为新常态。必须推动科学家、高级知识分子与青年学子、职工群众的结合,企业也要调动一线职工研发革新积极性,建立职工创新发明基金,对践行者按创效比例予以奖励,推动一线工人成为革新主体,让这些有实践经验的“土包子”中涌现出更多全国、全行业驰名专家,不断充实着科技创新的分母。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