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白银
投稿

会宁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事业篇(六)

2016-02-24 14:58:52 来源:白银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兰琴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科技创新点燃发展新引擎——会宁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事业篇(六)

  “我们家平时打馍馍,到冬天特别不方便,听说村委会里有个淘宝网点,我就去那里让他们帮我买了一台电饼铛。东西过年前就到了,现在用得挺好,才100来块钱,挺划算的。”家住高庄村的王亚丽说起新买的电饼铛笑得合不拢嘴。

  五年前的会宁人很难想象,曾经陌生的余额宝等新兴金融产品街坊四邻耳熟能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创业的热潮涌动在该县的千家万户……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经济社会生活和该县的发展步伐愈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十二五”期间,会宁县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深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活力,科技科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实力水平逐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显著提升,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3年会宁县顺利通过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验收,荣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桂冠,科技创新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五年来,该县特别注重产学研技术合作,以核心企业为主体,与甘肃省农科院、中科院兰州寒旱所、甘肃农业大学、陕西省农科院、西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成功对接了中药材种植、马铃薯深加工、亚麻油生产技术、小杂粮关键种植技术研究等一批有市场竞争力、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引进推广了马铃薯、小杂粮、中药材等20多项新成果、新技术和新品种,签订合作项目26个。甘肃会宁建伟食用油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香泰乐”牌食用油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该产品以其品质纯正、口感醇香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盛誉,产品远销新疆、青海、宁夏、兰州、西安、上海、北京、山东等全国各地。

  创新前行,落脚点在行动。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中,会宁县着力培育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这两块潜在的肥沃土壤,启动创新发展这台“新引擎”。甘肃发滋瑞小杂粮食品有限公司是会宁县目前唯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发滋瑞牌”小杂粮已连续12年保持“甘肃名牌”产品称号。“十二五”期间,该县建成市级科技型企业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县级工程技术中心9家,涉及亚麻油、苦荞麦、马铃薯、玉米、籽瓜、杏产品、奶产品、中药材、硬软件开发等产业。五年来,会宁县积极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专利申请并受理368件,专利申请年增长率达30%以上,相比“十一五”,上升5倍之多。鉴定省级新产品5个,科技成果转化118项,完成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6000万元,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项,并荣获“白银市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五年间,该县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脚步铿锵有力。会宁县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52项,获得上级科技部门科技项目经费320万元,成功实施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会宁县绿色小杂粮标准化种植及产业开发示范基地建设”等一批民生项目。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7个,获得国家以奖代补资金125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太阳能热水器项目,投资金额达300万元,激发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

  “十二五”以来,会宁县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呈现新态势,五年间,共建立县级科技信息服务中心1个,乡镇级科技信息服务站28个,村级科技信息服务点110个;建成科普示范乡镇6个、科普示范协会5个、科普示范农技协6个、示范村60个、示范户1740户、科普示范基地5个,形成县、乡、村三级科技信息服务网络。

  一个个数据,丰盈着春夏秋冬;一项项成果,在会师圣地开花结果。发展不止,创新不停,科技创新发展的会宁篇章大幕方启,精彩进行。(董建强 贺丽君)

文章来源:白银日报 责任编辑:张兰琴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