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党史党建
投稿

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2016-02-22 09:10: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历练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这段话,道出了今天传媒格局下影响力竞争、话语权争夺的关键所在。

  队伍建设是我们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才保证。新闻工作者的角色不仅仅是记录者、观察者,也是思考者、建设者;新闻队伍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业务水平、作风建设不仅影响新闻业态、舆论生态,更关系着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和思想动向。党的新闻工作者要始终怀着政治家办报的意识,搞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对职业负责、对新闻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

  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必须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南针,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党性原则这一根本原则,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导我们的编辑记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特别是在传媒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年轻一代的新闻工作者更要以优秀前辈为榜样,在新的舆论生态下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理论素养、传播主流价值,肩负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为此,光明日报每年派出多个批次的年轻记者赴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专门开辟“光明日报社业务骨干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逐步打造出了一支信仰坚定、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出色的年轻采编队伍。

  此外,我们结合本报面向知识分子的定位,通过“两头结合”的方式,努力培养兼具研究水平和调查能力的编辑记者人才。一方面,我们坚持用创新理论武装采编队伍,鼓励记者跟踪社会热点、前沿理论,向“研究型记者”迈进。在报道形式上拒绝冷漠和无趣,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由点及面、由表及里,拓宽了报道视野,突出权威专家的声音,注重对问题分析的理论深度,探索智库化办报的路子。另一方面,我们鼓励记者多下基层,走近人,关注人,接地气,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努力培养脑力、体力、脚力、笔力皆优的青年采编人才。

  有铁肩道义,才有妙手文章。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光明日报的采编队伍、全体员工深感前路宽阔、重任在肩,将认真领会、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耕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加固党联系知识界的桥梁,团结知识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首页  上一页  [1]  [2]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