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任重道远
过去的一年,我市金融工作立足支持经济发展大局,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多措并举,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及服务“三农”,大幅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水平,金融工作亮点纷呈。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健康、和谐的社会经济生活。打造和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金融风险,更有利于推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金融生态环境体系不只是创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系统,还广泛地依赖于政治、经济、法治等环境要素。也正基于此,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和相关银企的积极配合,使其规模不断壮大,功能日趋完善。但是,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相比,我市金融业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首先是信用缺失带来的金融业的不稳定性。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制度高度发达的经济。但在目前的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法制还不成熟,社会信用水平仍处在较低的水平,这加剧了金融业的不稳定性。目前,社会信用信息征集系统、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还得不到有效的归集和评估,失信惩戒机制尚未有效建立。而一个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是金融生态健康有序运行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方面,重点要放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上的建设。加快整合银行和有关部门的信用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分割。同时,要加快相关法规的完善,实现信用市场的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此外,要更进一步的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的范围,促使地方政府负债行为规范化、法制化和阳光化。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将金融机构改造为具有独立性和良好公司治理机制的商业机构。引导金融机构参考各地的信用状况开展信贷业务,促使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大要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转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而作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决定,这必将给金融生态环境带来深远影响。借着这股政策东风之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市的经济社会向着更有效率、更公平的方向转型;而政府和市场边界的不断合理划定也将推动金融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