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
小时候,贫困的农村七邻八乡只有过年过节时偶尔会有一个地方唱大戏或演电影,三四十里地的人都会去看,场院里人山人海,场外的树上院墙上人成堆,台上锣鼓声、歌唱声,台下小贩吆喝声、小孩哭闹声、被踩了脚的互相咒骂声、坐在犄角旮旯里睡觉的呼噜声、小青年们打情骂俏的嬉笑声……
后来,黑白电视进村了,不必再摸着黑路老远去赶场了,但一场大风后,“转、再转”“没有信号””好了、好了,别动别动…….”的声音时时响起在农村的夜空。也许就在那时,人们才知道除了秦腔、电影之外小品、相声等诸多艺术形式。
从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加深人们对颜色记忆的那时起,村里的发展加快了脚步,邮递员跟货郎的吆喝声似乎同时被贴上了历史标签,BP机、大哥大、波导、长虹……再到后来的宽带电脑,远在天边的亲人们饭后互相问好,村广场上灯火辉煌,锣鼓喧天,秧歌舞起来,歌声笑声传向山外,五彩的烟火划亮乡村的夜空,多彩的生活开启新的篇章。
在乡间路上一路走来,一路欢欣,一路感慨。每次回家,奶奶总是挪着小脚,露着独有的两颗牙,笑着说:“真是社会主义好啊,没想到我在有生之年还能坐上小汽车,听到远在广东的曾孙子的笑声。。。。”完了奶奶还要给大家哼上几声在DVD上新学的秦腔。
作者 胡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