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盘点2015: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9亿元,增长7.4%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七里河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工作落实年”行动,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9亿元,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18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79.18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16.54亿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8.77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0.77亿元,增长11.8%。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4.37亿元,增长37.99%。
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全年实施各类项目296个,完成投资222亿元,30个区列重点项目已开工25个,完成投资60.8亿元。执行招商引资项目197项,引进到位资金339.5亿元,其中,第21届兰洽会签约项目43个,总投资270.9亿元。加大项目资金争跑力度,全年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5.3亿元。
主导产业加速发展
在现代农业方面,投资1.86亿元,新建百合组培扩繁中心、兰州百合文化博览园,完成高原夏菜保鲜速冻项目、5000吨蔬菜保鲜库改扩建项目主体工程,建成1个省级新特菜种植示范基地和3个省级蔬菜标准园。百合荣获“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优质特产奖”。在商贸服务业方面,投资100.06亿元,建成10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和兰州百合电商配送中心,万辉国际广场全面投入运营,兰州中心、金茂广场主体完工,建兰路步行街提升改造工程接近尾声。在文化旅游业方面,投资13.88亿元,建成兰州极地海洋世界并投入运营,实施石佛沟景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兰州老街、都市文化休闲公园、真如博物馆开工建设,大敦煌文化产业园等4个项目有序推进。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44.54亿元,增长27%,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5.62亿元,增长45.64%。在非公经济方面,新登记注册非公企业2170户,扶持小微企业600户,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240亿元,同比增长25.5%。
园区建设日新月异
园区完成拆迁22.34万平方米,新收储土地614.96亩。园区路网建设全面铺开,S202号、S206号等8条道路建成通车,S212号、S229号等6条道路正在加紧建设,水、电、气等配套设施与路网建设同步推进。在建的20个产业项目中,兰州留学人员创业园、万华国际学校、三维数字产业联盟推广中心等6个项目基本完工,联通甘肃总部、苏宁电器兰州区域总部等14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拟建的14个产业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园区产业的聚集效应持续增强,已成为全区招商引资新洼地和经济增长新引擎。
精准扶贫扎实推进
投资7740万元,硬化农村道路47.1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00户,实施人畜饮水和节灌配套工程8个。黄峪安置小区一期搬迁工作有序开展,二期主体建设已经完工。全区百合留床面积保持在5.26万亩,新增蔬菜面积5000亩、设施农业600亩,规模养殖户达501户,特色产业收入占后山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农村劳务输转2.2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3.99亿元。全年减少贫困人口3048人,全区实现整体脱贫。
人居环境大力改善
投资1.77亿元,改造小街巷10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8.06万平方米、未供暖楼院供热改造4.28万平方米、“三不管”楼院改造15处;深入实施城乡结合部、南出口、铁路沿线、黄河风情线、河洪道“五大”环境治理工程。拆除新生违法建设26.8万平方米。改造燃煤锅炉12台,拆除燃煤茶浴炉111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投资2亿元,实施马滩湿地公园。新增农村造林面积1885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7.95%。
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投资1150万元,建成全国科普惠农兴村示范基地2个、省级科技创新基地2个。投资1800万元,完成14所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投资424万元,完成1个乡镇卫生院和8个村级卫生室改造。投资774万元,建成20个乡村舞台、23条全民健身路径。发放小额贷款1.14亿元,带动就业5118人,城镇新增就业2.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8%以内。2009年5月以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提前一年完成市定目标。全年发放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大病救助等社保救助资金1.39亿元。建成4家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及1家农村老人互助幸福院。投资55亿元,新建棚改房6344套,建成保障房3480套。全面完成政府为民兴办实事。
社会治理不断创新
“六五”普法全面完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深入推进。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690件、信访积案13件。查处治安案件5251件、毒品案件264起。加强市场监管,取缔非法食品加工窝点24处,查处食品药品违法违规案件130起、产品质量案件17起。切实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开展打非治违、安全隐患排查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民族宗教事业和谐发展。
行政服务更加高效
全力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健全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报备机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全
面实施,“三单一网”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区电子政务外网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工作不断得到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4件、政协提案42件、网民留言及网络舆情338件,办复率为100%。
人口、统计、地震、区志、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事业、人民武装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的成绩,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望“十三五”蓝图:“123456”思路谋篇,努力打造“八区”七里河
“十三五”时期,是七里河区深化改革创新的关键期,是加快经济转型跨越的阵痛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攻坚期,也是抓住机遇实施城市再造的黄金期,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如何为今后五年的发展定调把脉、谋篇布局至关重要。根据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研究制定了《兰州市七里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提出“123456”思路
始终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聚焦一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两个发展引擎(园区建设引擎、改革创新引擎),优化三个产业带(南滨河路文化休闲产业带、西津路和南山路现代服务业产业带、南部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带),发展四大支柱产业(商贸物流业、文化旅游业、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实现五个整体突破(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培育突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突破、文化传承创新突破、城市建设管理服务突破、民生社会事业保障突破),加快六大经济板块开发(西站中央商务区经济板块、三滩文化商贸经济板块、彭家坪科技生态经济板块、阿干八里镇生态旅游经济板块、西果园仓储物流经济板块、黄峪扶贫开发综合经济板块)的“123456”总体发展思路,努力把七里河区打造成现代都市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融合聚集区、城市空间再造新城区、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特色生态旅游休闲区、百合知名品牌示范区、创新创业工作引领区和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区。
明确发展“七大目标”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力争达到600亿元。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达到360亿元以上。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脱贫人口实现“八个全覆盖”。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达到23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力争达到40000元。农村户籍城镇化率超过80%。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公
共文体服务标准化。实现人人享有安全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就业、养老、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五城联创”取得重大突破。
——城乡基础不断完善。着力加快城市路桥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大力推进水、电、气、热等管(线)网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和安全饮水全覆盖计划,村道四级以上标准里程达到400公里,安全饮水率保持在100%。完成辖区河洪道综合治理和公共服务场馆建设。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体制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对内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绿色、低碳水平上升,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5天,达标率达到7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森林覆盖率达到30%。
——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切实加强,责任制普遍落实,事故预防机制更加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战略深入推进,可追溯制度有效落实。防灾
减灾救灾制度进一步健全,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谐局面不断巩固,“平安七里河”建设取得新的进步。
发展突出“六大任务”
——加快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立足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这个主攻方向,破解土地转性这个瓶颈难题,利用城区再造和园区建设带来的土地空间,发挥产业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现代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先进制造、现代农业及新兴产业,推动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集群集约发展的现代都市产业体系。
——开发优势资源,培育都市文化旅游新亮点。按照“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养生”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一街一楼一基地、五园三水二遗存”文化旅游景点,着力完善公共文化及旅游配套设施,打造旅游服务品牌,延伸旅游产业链,培育我区都市文化产业新亮点。
——优化空间布局,开创城乡一体发展新局面。按照“城区强化服务功能,农村强化特色功能”的思路,科学规划,深入推进农村“三线”治理和“四镇”建设。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建设集古镇韵味、田园风光、时代风尚与原生态景观各具特色的名镇名村。按照“地企联合、连片开发、整体改造、提升功能”的原则,加快旧城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坚持“五大统筹”,
将基础设施与城乡发展、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紧密结合,将建设与管理紧密结合,提高城乡综合承载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
——突出民生共享,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新水平。坚持民生为本,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投入力度,通过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不断完善就业体系、推动优质教育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城乡居住条件、健全公共文体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扩大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均等化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居民。
——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创新之源,把扩大开放作为破茧之路,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鼓励全民创新创业,建立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增强“一带一路”中心节点城区跨越发展的活力和开放度。
——强化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环境。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融入到经济、文化、社会等建设的全过程。强化环境保护,提高绿化水平,发展循环经济,节约利用资源。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