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投稿

王旭东:机遇大于挑战 在文博会中探寻有关敦煌的世界经验

2016-01-22 11:57:42 来源:中国兰州网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梦汇敦煌 情连文博——大型网络系列宣传活动【专题】

丝路文化看过来系列(一)

【话陇点睛】丝路文化看过来系列(一)敦煌篇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接受采访

  为了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于今年九月在敦煌启幕,届时,来自法国、意大利、伊朗、巴基斯坦、泰国等丝绸之路沿线32个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及驻华使领馆代表,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和沿线省市代表共百余人将共聚在这一集开放、合作、交流的国际平台和高水平的国际性文化盛事,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发展。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紧锣密鼓筹备之际,省委网信办推出《敦煌文博会微访谈》,邀请专家学者说丝路文化、道发展变迁! 1月19日,在甘肃省网信办的牵头带领下,本网记者走进敦煌研究院,与网民一起聆听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讲述的敦煌文博会与敦煌石窟的故事。

   “多样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促使敦煌成为丝路文化的璀璨明珠”

  “丝路最应撷取的是‘交流、共融’的精神,而敦煌文化正好与这种精神高度契合。纵观整个丝绸之路交流的过程,敦煌较完整的保存了中外交流的文化结晶”,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开门见山的说,敦煌是丝路上的咽喉之地,它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决定了东来西往的僧人、商旅、使节都会在这个地方停留,而在停留的过程中,他们所独有的各种文化便会在这里交融、碰撞,敦煌便出现了当时佛教、摩尼教、景教等不同的宗教共融共存的现场,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人们发现佛教和中华文化更为契合,逐渐把佛教放大化、融合化,成为了我们自己文明和文化的一部分,这便渐渐演变成了我们现在中国的佛教,莫高窟就是将昔日景象震撼的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王旭东表示,多种文化并存在当时的社会是很少存在的,但是敦煌却做到了,敦煌汲取了多种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晶,使得较于丝绸之路沿线其他城市它就显得更为璀璨和重要。

  

  《敦煌文博会微访谈》录制现场

   “紧抓机遇迎接挑战文博会助力敦煌文化再上新台阶”

  “敦煌石窟文化艺术在世界的位置不容置疑,此次在敦煌召开敦煌文化国际博览会,这对甘肃省、敦煌市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同时,对敦煌研究院也将产生深远影响”,王旭东说,敦煌研究院不仅仅承担着把敦煌石窟保护完好这一重要的责任,我们更要考虑如何把石窟文化和它的价值挖掘的更好,如何让敦煌石窟文化更好的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从石窟文化里汲取精神上的力量。文博会的落地敦煌,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动力。

  “在保护好和研究好敦煌石窟文化的前提下进一步向世界弘扬敦煌文化单靠研究院一方的力量是不够的”,王旭东坦诚的表示,文博会的落地敦煌,挑战与机遇并存,但就个人认为,机遇大于挑战。他说,我们研究保护的对象是国际化的,而文博会正好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国内专家学者来到敦煌,潜心研究、挖掘敦煌文化,研究院可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邀请他们开展学术研究交流,以此交换思维方式,认真学习世界级专家的研究方法,采取国际化的战略去保护、研究、弘扬敦煌文化,从而提高敦煌艺术的知名度。

  “多种活动延展X民心相通促丝路文化落地生根”

  此次敦煌文博会以“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为宗旨,将采取“2+x”的活动架构,即两项固定活动,x项选择性活动。敦煌研究院将借力敦煌石窟建窟1650周年,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文博会的X项选择活动。

  王旭东向记者透露,敦煌研究院将以敦煌石窟建窟1650周年为契机,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大型的学术研讨会、1650周年展览、慈善音乐会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为文博会助力。“我们正在和印度国家博物馆商谈,希望在文博会期间,邀请他们把他们收藏的一些文物运到敦煌来展览,同时,我们准备启动国际访问学者计划,让丝绸之路沿线的专家学者到敦煌来交流,述说他们国家、民族、文化的艺术元素。民心相通是我们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落地生根的支持,通过这样一种方法,让老百姓心声通起来,只要民心相通了,我们其他的发展脉络才能通起来。

  敦煌莫高窟被诸多专家学者看成中西文明交融的结晶,更是世界的瑰宝,访谈临近尾声,王旭东真诚的表示,希望来到敦煌莫高窟的人们不要单纯的把敦煌当作“到此一游”的景点,而是要把它作为一个文化的高地、圣地,怀揣一颗敬畏的心朝拜它。

文章来源:中国兰州网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