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人才和创新成果大量涌现
在这一年多的发展时间里,丰富科教人才资源的迅速聚集和高端技术创新成果的大量涌现,更为兰白试验区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人才方面,兰白地区创新资源集中度较高,承载着甘肃省90%的科研机构、42%的大中型工业企业、75%的高校以及77%的科技人才。目前,实验区拥有两院院士15位,研发人员占全省的57.3%,高级职称人员占全省的79.2%。万人R&D人员44人,明显高于全省16人的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占全省41.5%。拥有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5个、高新技术企业166家、1个国家实验室和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R&D经费投入占全省R&D总经费的54.5%,占全省GDP的1.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82件,高于全省1.26件的平均水平。兰白两市技术市场成交额2014年为40.45亿元,占全省的35.1%。
而在技术创新成果方面,从2011至2014年,甘肃省共有27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9项诞生在试验区。其中,涌现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乳聚丁苯橡胶成套技术、甲型H1N1流感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多芯片堆叠(3D)封装技术等一批自主创新成果。近年来,更是研制出世界首座超导变电站、首台宇航员地面训练模拟试验舱、首个航天电离子推进系统、首台超大型板壳式换热器、5850kN直流电驱动超深井钻机等创新产品。自主研发生产的细胞培养基、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水性装饰材料打破国外垄断,多相计量产品、极端气候石油钻采系统出口欧美高端市场。从2011至2014年实验区共获得授权专利超过8000件,兰白两市产业类科技成果占到全省的69.3%。
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2015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提出把兰州建设成为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术等研发生产基地,而兰白试验区则全面落实了《四版规划》里对兰州建设的定位。目前,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白银高新区4区建设了3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基地),孵化面积19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886家,安置就业19515人,成为吸引省内外企业创新和高校毕业生创业的重要基地。众创空间发展到22个,经营面积11.5万平方米,进入种子企业和团队130余家,各类新型孵化器已经发展成为创新创业“便利店”。2015年8月投入运营的兰州科技大市场则实现了科技资源、科技数据、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技术市场、科技管理、投融资、法律咨询等综合科技服务。为了更好的配合兰白试验区的企业发展,兰州银行、交通银行、甘肃银行等商业银行相继组建了面向创新创业的科技支行,甘肃省股权交易中心科技板块正式设立,一批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落户试验区,“投贷联动”、“贷股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产品得到推广,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具有战略意义的区位优势和功能
除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地段之外,兰白试验区还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地处新疆、青海、内蒙古和宁夏等西北多民族地区接合部,是中原地区、西南地区通往西北边疆和中亚西亚的战略通道,也是维护西部边疆安全的重要支撑区域。由此可以看出,地处丝绸之路要道和黄河之滨的兰白试验区,肩负着建设甘肃沿黄河生态走廊、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兰白地区发展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技创新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打破发展困局的关键,这对兰白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同时,兰白地区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成果转化和服务实体经济意识,集聚各类创新人才,完善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兰白试验区与全国同类示范区(试验区)相比较,既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典型性,也有一定的普适性和示范性。建设兰白试验区,要以“创新驱动+改革试验”双拳组合精准发力,增强区域内的互补性和显示度。强化创新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深化科技改革谋发展、内陆地区扩大开放搞创新、西部地区先行先试走示范的路子,促进欠发达地区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力争到2020年新增总产值800亿元
为了保证发展,兰白试验区建设重点推进实施了“3510”行动,即传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创新、战略性新型产业提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三大计划”,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人才聚集、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生态建设、兰白一体化和产城一体化“五大工程”,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科教体制、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与收入分配制度、投融资机制、财税制度、科技服务机构、合作开放机制、土地管理制度、创新评价制度创新驱动改革等“十大创新驱动改革”。
兰白试验区建设自2015年起,按照“1+2+3”的时间安排,利用三个阶段进行总体规划,年度分解、滚动推进,第1年为基础培育、其后2年资源聚集和最后3年突破发展的三个阶段。分步骤、分任务、分时段实现兰白试验区建设目标。基础培育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启动实施“3510”建设行动,夯实试验区基础性条件,完善核心板块建设。新增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特色优势产业产值1500亿元、税收100亿元,新增就业1万人,新增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产学研联盟50个,培育创新型企业20家。资源聚集阶段(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深化推进“3510”建设工作,高端创新要素多层次、宽领域集聚。新增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元、特色优势产业产值5000亿元、税收300亿元,新增就业3万人,新增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产学研联盟200个,培育创新型企业80家。突破发展阶段(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全面完成“3510”任务目标,建成完善的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科技体制。新增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特色优势产业产值8500亿元、税收400亿元,新增就业4万人,新增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产学研联盟250个,培育创新型企业100家。
利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资源配置、产业优化升级、科技合作交流等措施发挥兰白试验区发挥的潜力,从而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兰白试验区必将并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的“发动机、加油站、中继站”。 记者 耿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