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泾川县党原镇:链长制链出“幸福路”

本网通讯员 盖保贵
立春之后,乍暖还寒,新冒出的绿芽将冬麦唤醒,田野里处处弥漫着春天的气息。然而,最先给这片土地披上绿色春衣的小麦,并没有给这里的群众带来富足的生活。
党原镇,这个位于泾川县北部干旱山塬区边角乡镇,节日一过,外出的年轻人早早踏上了北上南下的务工车辆,开始了一年的务工时光;待在家中一大早便起床,为“嗷嗷待哺”的猪娃喂食,或清扫着通往自家庄稼地道路上的积雪。外出务工或在家务工的日子尽管忙忙碌碌,但却只能维持勉强生计,据初步统计,2021年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0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60%。
日子要一直这样下去吗?全国都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党原镇3万6千多名群众致富的“春天”在哪里?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实现“产业兴旺”这些问题,始终牵动着这个黄土塬上的人们。
“聚焦煤炭分质转化利用、平凉红牛、静宁苹果、设施蔬菜、中医中药、绿色建材、智能制造、文旅康养、生态环保9条重点产业链,建立一条产业链、一名链长、一个工作专班、一张发展图谱、一个专项方案、一批龙头企业、一套差异化扶持政策”的产业链发展推进机制,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行业竞争力。市县产业链链长制工作会议精神中掷地有声地指出,产业链“链长制”为党原镇群众送来了“东风”。

思路决定出路,发展决定未来。
党原镇是传统的畜牧养殖大镇,红牛饲养量、存栏量都居全县首位,同时也有泾川县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党张支部、当阳之战古战场遗址、保存完整的陇东民俗皮影戏社、古泾州之印出土地、完颜洼古寨门遗址等红色及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我们可以挖掘这些资源,通过“内育”“招商”做强“链主企业”,培育形成“平凉红牛”产业链和“文旅康养”产业链。党原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徐胜军说道。
“强链做优”是产业链链长制的基本要求,但更需“弱链强链、育链延链”。
“我们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目标,抢抓省市县推行产业链‘链长制’机遇,深度挖掘镇村产业现状、资源禀赋,大力推行‘党建+产业链’‘企业+农户’等模式,切实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持续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提升全镇产业发展水平,真正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党原镇党委书记高凯华说。
春天很远,也很近,在一幢幢牛棚里、一片片果园里、一个个文化浸润里......产业链“链长制”的“东风”让党原镇这片黄土塬“醒”了。

相关新闻
- 2022-03-17酒泉瓜州:春日绿化养护忙
- 2022-03-17定西漳县:春耕备耕“火力全开”
- 2022-03-17成县王磨镇:春耕生产忙
- 2022-03-17敦煌黄渠镇:念好“养牛经”奔上小康路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