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 新气象 新光景——庆阳华池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推乡村振兴见闻
原标题:【乡村·新视觉】
新农村 新气象 新光景
——华池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推乡村振兴见闻
华池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让村民生活更幸福。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晓娟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通讯员 梅金娟
年节将至,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回村里。与往年不同的是,农闲时节的他们并没有闲着,党员“冬训”开始了,乡村振兴大讲堂开讲了,刚刚还召开了树新风表彰大会,村民们每天都忙着。
“这几年村子发展越来越快。现在回家过年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年轻的村支书杜有举说。
杜右手村位于华池县五蛟镇北部,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365户人。随着脱贫摘帽,杜右手村先后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长廊、图书电子阅览室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乡村振兴大讲堂、农民运动会、读诵经典比赛、树新风表彰大会以及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随之展开。
2019年华池县被确定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以来,依托乡镇文化站,先后建设了7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4个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按照专业化、特色化标准,组建了19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达到1.5万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推乡村振兴。
“穿上红马甲,就要担起这份责任。”谯显明,华池县农技中心农业推广研究员,他是1.5万名志愿者之一。农忙时间,他和其他志愿者进山进棚为群众做科普讲解,手把手教授农业技术;农闲时间,他们在集市开办农家课堂,为群众提供市场信息,当面答疑解惑。
谯显明介绍,自己所在的科技培训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围绕县内主导产业,通过理论讲授、现场实训、参观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目前已完成“配餐式”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21期3.1万人次,发放各类培训资料3.9万份,带动群众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317人实现“技能傍身”。
华池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离不开红色资源这座“富矿”。
如何传承红色经典,挖掘红色资源,让红色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交融结合?华池县的做法是依托村史馆,打造特色文明实践站,为村文化发展传承提供了落脚地。南梁镇荔园堡村作为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所在地,围绕红色历史,建成了“红色文化型”村文明实践站;元城镇高桥村立足农耕文化面貌展示,以“传承农耕文化、记录人文历史”为主题,建成了“农耕文化型”村文明实践站。
虽然主题不同、名称各异,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村史馆里的每一件藏品都凝结着当地浓浓的乡土气息。
“通过多元化展示,让村民在今昔对比中感受农村发展成就,感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增强对党的感恩之情,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南梁镇副书记李旺瑾说,如今在华池,无论是返乡的游子,还是远道而来的亲朋,都要去村史馆看一看。
移风易俗,既要破除陋习,又要润物无声。针对当地曾存在的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华池县先后出台了多项县级管理办法及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努力培树文明婚嫁新风尚,有效抵制农村陈规陋习的蔓延。
凡群众家里有红白喜事,村社干部都会第一时间上门帮忙,同时还要劝导酒席上的烟酒、菜品标准。既抓住了移风易俗的“里子”,也顾全了主家的“面子”,走出了一条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的新路子。
华池县还通过开展县、乡、村逐级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婆媳”各类示范户以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建立“红黑榜”,奖惩并举,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追求和谐幸福新生活。
杜右手村村民陶新霞,不仅是村里“圆梦广场舞”的领队,还是村里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这几年,陶新霞和爱人努力奋斗,不仅供养着3个孩子上学,还和婆婆住在一起,伺候老人安度晚年,她和婆婆的关系融洽,村里都夸她们是“模范婆媳”。
这几年,村里条件越来也好,陶新霞家里的窑洞、偏房、院子都收拾得干净整洁,前几天,她们一家还获得了“卫生文明示范户”的荣誉称号。
“现在杜右手村人不一样了,满满的精气神儿,浑身充满了干劲!”来自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的驻村第一书记郑江感慨道。
相关新闻
- 2022-01-11平凉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推进高质量发展
- 2022-01-10平凉破制约瓶颈重塑区位发展优势
- 2022-01-07甘肃华亭:莲花台雪景美如画
- 2022-01-07平凉关山银装素裹 山脉层层叠叠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