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非遗撷英】“塑”说彩陶之美

22-01-12 09:20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非遗撷英】

  “塑”说彩陶之美

《富贵一品彩陶王》系列之一

  润山 荷舟

  自古以来,人类对泥土就有着说不尽的眷恋之情,泥土更是人类最早掌握的塑造自然的材料之一。从远古满足生产生活的陶器制作到今天追求精神文化的泥塑艺术,无不浸润着劳动人民的辛劳、智慧和汗水。

  临夏,古称“河州”,素有中国“彩陶之乡”的美誉。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珍藏的国宝“彩陶王”出土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河州泥塑艺术除了从彩陶制作中汲取养分外,源头可以上溯到炳灵寺石窟的开凿兴建,在千余年历史中,随着炳灵寺石窟不断开凿、修葺、扩建,河州泥塑艺术也一步步成长、壮大和成熟起来。

  河州泥塑的特点之一是纯手工捏制塑造,主要包括捏与塑两类。第一类为“捏活”,主要是捏制小型的造像,如捏脊兽、二龙戏珠、凤凰牡丹、宝瓶、吉祥八宝、寿星、童子、鹿鹤、八仙等,再烧制后使用,多为建筑的配饰。第二类叫“塑活”,也称泥彩塑,主要以塑造传统建筑内的大型塑像为主。捏塑两种技艺完成后,进行施彩,三分塑七分彩,塑是形、彩是神,泥是韵、色是魂,所以塑匠必须具备扎实的绘画基础。

  怀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爱,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州泥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常天平将泥塑与彩陶文化高度融合,创作的《富贵一品彩陶王》,以造型独特、花纹别致而闻名。该作品巧妙地把彩陶古朴典雅之美与河州牡丹文化以及天真烂漫的孩童结合起来,童趣融陶韵,牡丹依古风,融合历史与现代,人们在了解彩陶文化的同时,感受着彩陶文化时代的变迁。

  河州泥塑于2011年被列入临夏回族自治州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批优秀的泥塑艺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一如既往地延续着河州泥塑的传承之路。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天水:危化品运输车起火 出动灭火机器人12小时成功处置 天水:危化品运输车起火 出动灭火机器人12小时成功处置
  • 父爱如山!张掖高台残疾父亲悉心照顾残疾儿子20余年 父爱如山!张掖高台残疾父亲悉心照顾残疾儿子20余年
  • 嘉峪关居民李国卿成为我省第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嘉峪关居民李国卿成为我省第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 让“光伏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定西渭源县积极探索“光伏+农业”产业模式 让“光伏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定西渭源县积极探索“光伏+农业”产业模式
  • 游客在西和县杜彩霞种养殖合作社草莓采摘园采摘草莓 游客在西和县杜彩霞种养殖合作社草莓采摘园采摘草莓
  • 通渭小曲:有“郑声”的遗韵 有“秦风”的传承 通渭小曲:有“郑声”的遗韵 有“秦风”的传承
  • 备战2022北京冬残奥会丨国家集训队厉兵秣马白银雪道 备战2022北京冬残奥会丨国家集训队厉兵秣马白银雪道
  •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向甘肃省紧急调拨地震救灾物资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向甘肃省紧急调拨地震救灾物资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一夜之间49部手机2辆车被盗 天水甘谷警
2   天水:危化品运输车起火 出动灭火机器
3   酒泉瓜州:“小餐桌”传播“大文明”
4   苏陇携手积极落实“西部海员”计划
5   甘肃省着力构建“打防管控服”治安新格
6   文明之风吹遍城乡——平凉市创建全国文
7   《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节目上线两个
8   父爱如山!张掖高台残疾父亲悉心照顾残
9   嘉峪关居民李国卿成为我省第48例造血干
10   新农村 新气象 新光景——平凉华池县新
11   武威古浪 办好群众关切事
12   让“光伏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定
13   平凉灵台:做大做强煤电化产业链
14   游客在西和县杜彩霞种养殖合作社草莓采
15   通渭小曲:有“郑声”的遗韵 有“秦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