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省外媒体刊甘肃

甘肃多举措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甘味经济”壮大富民产业

21-12-27 16:51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赵满同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甘肃多举措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甘味经济”壮大富民产业

  本报记者 康劲

  “立冬”过后连“小雪”,西北农村本是农闲,但走进甘肃兰州西固区西柳沟张家大坪村,一派热闹景象扑面而来,村民们忙着收割,鲜嫩金黄的韭黄一把把、一排排摆放在地头等待装车……

  “产量高、价格好,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三成。”张家大坪村党支部书记张惠鹏说,好行情得益于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通过“企业化经营+订单农业”,拓展“线上线下”销售等多种方式,“金凰后”韭黄品牌炙手可热。

  这是甘肃“企”字当头,全面带动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的缩影。如今在甘肃,企业“龙头”领得好,合作社和乡村就业工厂打通小农户连接大市场的“任督二脉”,3210家农业龙头企业、千余家乡村就业工厂、9.1万家农民合作社构成的产业经营链,承载着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形成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为主导、油橄榄黑木耳金韭黄等地方特色农产品为补充的“甘味经济”产业新格局,确保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龙头企业助力“苹果翻身”

  “没规模没产量没销路,有特产没产业,种啥养啥都是穷……”这句流传在甘肃贫困山乡的俚语,道尽了当地村民的愁心事,也说出了心中长久的思考和探索。

  曾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甘肃,在脱贫攻坚的探索与实践中,当地人民逐渐意识到,地理特征与气候条件各异的自然因素,也是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产业的优势条件,由此“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应时而兴。

  以苹果为例,目前,甘肃是全国苹果栽培第二大省,有18个县区被列为全国苹果栽培优势区域重点县。尤其是甘肃陇东南及中部山区,海拔高、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昼夜温差大,被誉为全球最适宜苹果栽培的区域之一。

  “过去的果园管理模式简单粗放,果农自产自销,抗灾抗风险能力弱,稳定增收没有保障。现在,依托龙头企业让全县的苹果产业彻底翻了身。”在地处六盘山西麓的静宁县,当地果树果品研究所所长李建明深有感触。

  近年来,静宁县采取“产业扶贫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联合体模式,让苹果产业成了当地脱贫致富的“铁杆庄稼”。

  “抱团谋发展,产业路更宽”。静宁县红六福果业有限公司联合5个果品专业合作社、3个基地、4个村集体和528个农户组成红六福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周边848户贫困户脱贫后稳步进入小康生活。

  在230多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甘肃苹果种植面积超660万亩。全省形成了以平凉、庆阳为核心的富士苹果产业带和以天水麦积、秦州、礼县为核心的花牛苹果产业带,培育了“静宁苹果”“庆阳苹果”“天水花牛”等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苹果品牌。

  龙头企业带建、合作社和扶贫车间带贫,把“土特产”变为“大产业”,甘肃带动过去千家万户单打独斗的“小农经济”迈向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产业化经营,构建起了跨乡成片、跨县成带、集群成链、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格局,为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产业基础。

  “甘味”品牌成致富金招牌

  “成立刚满1年,销售突破20万单”。甘肃白银中创博利公司的“天下帮扶”平台在2020年10月正式上线,带动当地百余家小微企业开展网络直播、云上销售,将当地的靖远枸杞、羊羔肉、旱砂西瓜和会宁小杂粮、胡麻油等“甘味”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大市场。

  2020年6月,甘肃省首次向社会各界发布《“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包含了50个区域公用品牌及150个企业商标品牌。天祝白牦牛、兰州百合、岷县当归、定西马铃薯、静宁苹果、兰州高原夏菜……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集合在“甘味”农产品品牌的大旗下,携手走向大市场。

  1年来,随着“甘味”农产品成为市场的招牌产品,一大批新创企业、小微企业借力网络经济,不仅在加工、经营“甘味”农产品中获益,也让山沟里的农户,手机变身成“新农具”、流量变现为“新农资”、直播转化为“新农活”。

  通过大力实施品牌营销战略,甘肃以建立“甘味”公用品牌为统领,地方公用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为支撑,打造了一批抱团闯市场的企业,“厚道甘肃·地道甘味”品牌效益逐步显现,“甘味经济”拥抱全国大市场,卖出了好价钱,在兴农富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推动“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发展,从今年开始,甘肃全面启动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3年倍增行动计划,努力建成一批产业大县、加工强县和产业强镇,打造优势特色产业示范园区和企业集群,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为主体“连乡成片”“跨县成带”“集群成链”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特色优势产业数量、规模、产量、质量大幅提升,产值力争实现翻番。

  “十四五”期间,甘肃将力争创建1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所有县(区)园区全覆盖,打造陇西中药材、安定马铃薯等10个百亿级产业园,加快培育一批500亿元级以上的产业,带动形成中药材、蔬菜2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扶贫“小车间”成就业工厂

  “把帮扶车间办成家门口的就业工厂,务工收入每月有3000多元”。甘肃临洮县上营乡窑坡村村民柴正郡流转土地1080亩,通过合作社和扶贫车间的模式先后建成了百合保鲜库、烘干房、中药材初加工房,年销售中药材300吨、百合60吨、高原夏菜260吨,带动销售中药材560吨,吸纳带动就业人员90多人。

  2018年以来,甘肃省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结合“甘味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各地多领域、多业态创建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截至2020年底,甘肃省扶贫车间累计达到2454个,吸纳就业9.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万多人。

  今年以来,甘肃持续推动就业帮扶车间向乡村就业工厂转型升级,把就业帮扶车间打造成促进稳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已有扶贫车间升级为就业工厂,从就业奖补、税收优惠、员工培训、金融厂房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吸纳更多的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从2018年开始,甘肃大力培育9.1万家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全过程、全链条深度参与“甘味”农产品的经营方式,带动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生产迈向企业化、现代化。

  如今,日益壮大的“甘味经济”正在成为当地稳定脱贫、长久致富的“压舱石”。

  《工人日报》(2021年12月26日 02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网聚正能量 唱响主旋律 用心用情用力讲好甘肃故事 网聚正能量 唱响主旋律 用心用情用力讲好甘肃故事
  • 甘肃少儿舞蹈创编与表演公益讲堂(兰州站)今日开讲 甘肃少儿舞蹈创编与表演公益讲堂(兰州站)今日开讲
  • 酒额铁路酒泉至东风段建成通车 酒额铁路酒泉至东风段建成通车
  • 雪落山乡景如画 雪落山乡景如画
  • 埋头苦干 勇毅前行 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民勤县过去五年工作回眸及未来五年前景展望 埋头苦干 勇毅前行 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民勤县过去五年工作回眸及未来五年前景展望
  • 地处祁连山国家公园阿克塞县阿勒腾乡境内的哈尔腾雪山 地处祁连山国家公园阿克塞县阿勒腾乡境内的哈尔腾雪山
  • 兰州一老党员无偿捐献1000多件红色藏品 兰州一老党员无偿捐献1000多件红色藏品
  •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警示:“生鲜奶”存在安全风险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警示:“生鲜奶”存在安全风险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远谋近施促振兴——甘肃平凉巩固拓展脱
2   甘肃省沿黄四市州旅游发展联盟第三次联
3   酒泉市互联网协会成立
4   网聚正能量 唱响主旋律 用心用情用力讲
5   天水锻压出口法国第一批果园防霜机发货
6   风劲扬帆正当时——金昌市委九届二次全
7   永昌县政府与新疆心连心能源化工有限公
8   徐志强到酒泉第七中学宣讲党的十九届六
9   甘肃农业大学实践团队荣获全国暑期“三
10   【甘快看】高台:乡村“夜校”红似火
11   【小康圆梦·看甘肃】金塔:架起产业棚
12   千城胜景丨敦煌莫高窟
13   [冬奥来了]甘肃白银 保障冬奥健儿备战
14   团组织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甘肃青春
15   共同的追求丨当沙漠侵蚀家园,他做了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