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兰州:文明之花满城芳 凝心聚力再出发

21-12-02 08:56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编辑:李红军

  原标题:历时十五载的文明城市创建之路,兰州人付出了太多的艰辛与汗水,收获了文明之花满满的精神馈赠,奋斗追赶、永不言败的城市精神得到了一次次的锻造,如今——

  文明之花满城芳 凝心聚力再出发

比心兰州活动现场 刘超 摄

  冬日的午后,暖阳拂面,黄河岸边,已经有了三三两两休闲的身影——疫情后的人们,感受着久违的清新,隔着口罩相向而行,却能被彼此脸上惬意与珍惜的神情频频触动;远处传来孩子们追逐嬉戏的笑声,带着希望与欢快在空气中层层传递;黄河母亲雕塑依然静静伫立,母亲拥着孩子安详地轻声低语,仿佛在向他讲述着属于兰州的文明故事……

  2021年,身处后疫情时代的兰州,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又多了份一份坚韧与从容,那是15载创建路带来的精神馈赠。翻开过往画卷,回顾创建历程,漫漫创建路浸润了太多的艰辛和汗水,也砥砺出一座城市的风骨与灵魂。每一代兰州创建人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矢志不渝、持续不懈地夯实了创建成功的坚实基础。文明花开香满城。伴随着一步一个脚印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历程,擦亮的不只是城市品牌,而是新的动力和鞭策。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方阵的兰州,将在文明创建的大潮中永远葆有勃勃生机。

  深植创建土壤 终得文明花开

  面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场大考,兰州始终矢志不渝。从2005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以奔流到海不回头的顽强,努力向前推进各项工作,全市上下群策群力、担当实干,在追求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道路上从未停止奔跑……

  从创建文明城市初期兰州人常为找不到垃圾桶而犯难到社区垃圾分类深入人心;从公厕卫生情况饱受诟病到花园式厕所在兰州街头逐年递增;从街头行人凑成一撮过马路到“车让人、人快走”的和谐交通……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变化充分展现了这座活力之城不断完善自我、弥补不足的过程。

  2018年,兰州整装再出发,启动了新一轮创建工作。“要保持‘越战越勇’的状态和‘不胜不休’的精神……勠力同心再战三年,全力冲刺创建目标。”当年举行的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大会上,时任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李荣灿向全市发出总动员。

  号令已然响起,兰州唯有向前。全市上下坚定一条心、共下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勤练“内功”、补齐“短板”、提升“颜值”,以创文促建设,以创文促管理,以创文促文明,区域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容市貌有了实质性的改善。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强化志愿力量,夯实创建基础,用文明的力量滋养和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对兰州来说,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不仅是自我完善,更是自我超越。

  2018年以来,结合“精致兰州”建设,这座城市努力以“绣花”功夫完善自我。小到在公园健身器材旁设置方便群众挂衣服的衣帽架,大到网格化保障“兰州蓝”,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变得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精细化。通过创城,兰州这座城市每天都在进步,这些点滴变化正汇聚起磅礴力量让这座城市的人民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变化的背后是兰州创城的决心。新一轮创建工作启动后,兰州市形成了以市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领导责任制,将创城确定为全市的“一号工程”。全市成立了18个工作推进组,由市级干部任组长,与各区县、部门和行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对标创建工作,明确目标靶向。此外,编制了市级《创建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分解工作手册》,把年度任务分解至各个区县和部门,细化了创建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

  更大的决心来自于对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不力的部门和单位的通报、督查。为了强有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这一轮工作中,兰州市建立了“周调度、月通报、季推动”的调度机制,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进度滞后的进行排名、通报,倒逼相关单位坚决整改落实。

  2020年,这项机制进一步被调整为“周调度、周通报、周反馈、周整改”。定期召开的创建督查问题交办会上,公开曝光、点名批评的场面“辣味”十足。兰州市首次设立“骏马奖”和“蜗牛牌”,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排名靠前的予以表扬,排名靠后的进行通报。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针对城市薄弱环节,兰州组织实施了“十大突破行动”“十大提升行动”“一月一主题”整治活动及多次专项整治活动,城市文明实力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得到明显提升;紧盯背街小巷、老旧楼院、农贸市场等与市民生活密不可分的“里子”,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工程,全市80%以上的财政支出都用在了民生方面;更是打造出了百里黄河风情线的亮丽名片,也塑造了众多步步有景、处处如画的小街小巷……正是出于对文明方方面面的“不放过”和“不满足”,才让兰州在追梦的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做大文明增量

  打通惠民“最后一公里”

  在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后,兰州市分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殊荣,并再接再厉于2021年年初出台了《兰州市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为全市上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巩固创建成果指明了方向。其中,该计划要求,“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升行动,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对做大文明增量,让文明成果惠及更多基层群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8个县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8个文明实践所、1037个文明实践站、164个文明实践基地,这是甘肃省兰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 " 数字档案 "。如今,兰州市各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已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的全覆盖。一连串的数字铺开了兰州一幅美丽的 " 实践版图 ",也记录着这座城市不遗余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轨迹。

  可以播放电影的影音室、可以安静读书的“城关书房”、可以学习娱乐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这些功能齐全、充满人性化的设置,让建立在城市各个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了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的文化娱乐中心。在西固区清水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不仅有“墨韵阁”“潇湘馆”“思贤堂”“天元角”“沁茗轩”等如此有诗意的功能区,同时也拥有别具风韵的氛围环境,一桌一凳一景皆显雅致。“我经常来这里参加各种活动,这里的环境特别好,我平时喜欢弹弹琴、跳跳舞、写写书法,到这里能让我身心愉悦。”居民牛庆军说。

  “你点单我派单,你有需求我有专业”。区中心摇旗,各所、站点响应,通过“自主点选抢单”活动的持续推进,让灵活、小型、持久、专业的志愿服务项目“飞进了寻常百姓家”……每周五9时30分,都有一份特殊的“菜单”在西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微信群新鲜出炉,“菜单”包含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健身体育、便民服务六大类70余条志愿服务项目,而这样的志愿服务是打破地域局限的,“只要在西固区范围内,任何社区都可根据居民需求‘下单’,任何社区都可以‘接单’,每次‘菜单’刚刚上线就被瞬间抢空。”西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

  而这只是兰州市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升行动的一个缩影。近两年,兰州各县区立足于自身优势,不断丰富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创新优化活动形式,探索独具兰州特色的路径模式,全市上下全面挖掘资源、整合力量,连接居民诉求与志愿者供需两端,征集14支志愿者队伍,759个志愿项目,建立菜单项目库,打造派单机制,跨区域向居民精准“投送”服务,做到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一项项居民需求的“单”被实现、被帮助,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做到了惠及民生,更使新时代文明实践真正融入居民生活。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各所站为群众带来的便捷的优质服务是显而易见的。“以前,桃子下来了,就开始发愁销路,现在我家的白粉桃不仅能卖到全国各地,而且销量翻倍。”七里河区彭家坪镇村民高海亮开心地说,“以后只专心抓果品质量就好了,销路问题不用愁,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来帮忙。”据悉,彭家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两个纯农业村——石板山村、贾家山村为中心,充分利用 13 支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 " 爱心助农志愿服务活动 ",以 "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 电商平台 " 模式,多渠道多层次带动农产品销售,帮助农户减轻销售压力。

  此外,西固区“红烛先锋”助学帮学项目、安宁区“保护母亲河 植绿新安宁”、红古区“君心爱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设立的“授渔行动”扶贫项目、榆中县“三大爱心”扶贫品牌 ……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让志愿服务的内涵得以进一步深化。如今,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植根于金城大地,以各种方式融入群众生活,在兰州人民心中悄悄发芽、开花、结果。描绘出一幅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生动的文明画卷。

  做好民生实事

  提升创建水平

  11月的兰州,室外温度跌破零度。往年这个时候,对于像城关区雁南街道安居小区这样的老旧小区来说,因为楼体建成年头长,外墙保温差,所以居民家中并不暖和。然而今年,情况明显改善。随着政府对30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楼体相继加装了保温层,就像给楼房穿上棉衣。“往年,待在房子里,里里外外穿好几层衣服感觉还是冷,现在身上暖和了,我们心里头感觉更暖和。”小区居民王先生这样说道。

  老旧小区改造只是兰州在创建文明城市的道路上突出民生抓创建的一鳞半爪。精准治理,提升服务,让市民共享文明成果。背街小巷改造升级,焕然一新;小区垃圾分类,巡回收运;同时兰州还增加小游园、口袋公园等城市绿化,营造“推窗见景、开门见绿、出门进园”的优美环境,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思路,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实实在在的进步。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一直以来,兰州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让每一位兰州市民过得更幸福。2021年,借助如火如荼的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兰州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兰州人民解决了一批民生实事。

  为了让群众买的房子顺利拿到不动产权证,全市上下不遗余力解决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期待许久的房本终于要办下来了。”今年65岁的张先生已在雁西路鑫亿城小区入住十多年了,这些年没房本这件事一直是全家人纠结的难心事。“最近小区贴出了办理房产证的通知,这可是实实在在解决我们心头的大事。”目前,兰州化解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工作仍在加速推进中。

  城关区还在此项工作中采用了“社工委+小兰帮办”团队服务模式,组织委员开展全覆盖、无死角走访,了解群众所求所想,切实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发挥“小兰帮办”团队优势,研究解决重点项目登记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帮办代办事项实行挂图作战,针对不同群体,推行“代办、帮办、登门办”服务,确保责任到人,一办到底。

  教育问题涉及千家万户,也是群众格外关心的民生话题。今年,兰州继续实施为民办实事扩大教育资源项目建设,新建、改扩建学校10所。其中幼儿园6所,小学1所,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教育园区1个,增加学位1.3万个。同时,市政府下拨校车服务全覆盖工程市级补助经费678.22万元,统一购买校车专营公司提供接送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校车服务车辆122辆,实现了市辖三县五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校距离3公里以外的中小学生免费乘车上下学。

  汗水落处,有兰芬芳。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民生项目相继落地,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落到实处,广大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这是兰州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也让广大群众在创建过程中拥有了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下一步,兰州仍将心怀“让城市更文明,让人民更幸福”的梦想,将文明创建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进步统筹推进,着力完善城市管理、培育文明风尚、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全新的姿态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超 魏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尹弘在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 牢记初心使命对党绝对忠诚积极主动作为 用组织信得过群众看得见的工作实绩诠释责任担当 尹弘在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 牢记初心使命对党绝对忠诚积极主动作为 用组织信得过群众看得见的工作实绩诠释责任担当
  • 任振鹤在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培训班作辅导报告时强调 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任振鹤在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培训班作辅导报告时强调 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 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甘肃省各市州党代会聚焦 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甘肃省各市州党代会聚焦
  • 【甘快看】新时期“如意甘肃”这样描绘 甘肃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出炉 【甘快看】新时期“如意甘肃”这样描绘 甘肃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出炉
  • 【甘快看】民勤大坝镇:种下“致富果” 齐心奔小康 【甘快看】民勤大坝镇:种下“致富果” 齐心奔小康
  • 【我为群众办实事】平凉灵台:智慧赋能提升公安战斗力 【我为群众办实事】平凉灵台:智慧赋能提升公安战斗力
  • 片警王琼用“鬼点子”打造平安社区 片警王琼用“鬼点子”打造平安社区
  • 【甘快看】全国前列!今年1至10月 甘肃办理行政柔性执法案件21万余件 【甘快看】全国前列!今年1至10月 甘肃办理行政柔性执法案件21万余件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兰大2022招生宣讲12月4日启动
2   暖心!老人摔倒受伤,民辅警接力背他回
3   兰州市七里河区影院复工了
4   张伟文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把实事
5   浆水酸奶正式上市了
6   深入开展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7   【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金昌市金川区:
8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9   给群众“稳稳的幸福”——庆阳市保持攻
10   用真情办实事 以实效暖民心——甘肃省
11   以无愧的业绩诠释责任与担当
12   兰州剪纸艺人20幅作品 欲赠给抗疫一线
13   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14   甘肃省已基本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
15   甘肃省今年前10月办理柔性执法案件21.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