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奋斗赶考路 中流击水赶弄潮 这五年“品质榆中”交出人民满意答卷
原标题:赓续奋斗赶考路 中流击水赶弄潮 这五年“品质榆中”交出人民满意答卷
过去的五年,榆中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大战大考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发展活力集聚迸发,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发展实绩有温度,民生答卷有厚度。
用汗水浇灌收获,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优异答卷
一组组闪闪发光的数字见证辉煌。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65.7亿元、35.7亿元、728亿元,分别是上一时期的1.8倍、1.98倍、1.8倍。预计到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将达到188亿元,增长10%;地区性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28亿元,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68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亿元,增长2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173元、13665元,增长7.5%、10%。
一个个实至名归的荣誉体现担当。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省64个县首位,2018年、2020年被省社科院《甘肃蓝皮书》列为甘肃县域竞争力十强县,先后荣获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全国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试点县等32项国家级殊荣。2019年荣获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奖”,2019年、2020年全省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被省委、省政府评定为“好”的等次。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县“九连冠”。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用实干追梦逐梦,形成了“榆中特色”
——产业转型独具“榆中风格”
围绕“强一产、优二产、精三产”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特色农业提档升级。2021年新增高原夏菜、中药材、百合等特色产业3万亩,总产值突破36.7亿元。建成万头牛场等8个养殖小区。严守耕地红线,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粮食产量预计达到12.8万吨。加大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新增上规入库企业5家,庄园乳业、奇正藏药跻身全省民营企业50强。建成徐家营片区桥梁道路,必胜物流产业园、加之冰冷链配送基地建成投入运营,和平工业园区活力充分激发。毅和市场成功转型,和定商贸物流聚集区提标扩面,新型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迅速。改造提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218个,县乡两级商贸仓储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
——项目建设刷新“榆中速度”
五年来,共引进各类项目139个,完成投资682亿元,金岛汽车产业园、通韵快递电商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争取债券资金50亿元、完成财政投入139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232.8亿元,实施重大项目312项,甘肃建投装配式产业园、引洮供水工程一期等项目建成使用。2021年,大力实施兰州车管所异地搬迁、金岛汽车产业园等131个重点项目,建成兰大研究生公寓、客运中心等项目,完成投资135亿元。完善《榆中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第27届兰洽会成功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153亿元,签约数量和总额均创历史新高。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成功申报债券项目2个,到位资金1亿元。
——农业产业叫响“榆中品牌”
菜花、甘蓝等30多个蔬菜品种,总产量69万吨,实现产值17.4亿元。榆中已成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和蔬菜重点生产区域。共有88家蔬菜保鲜库,总库容量近18万吨,总资产3亿多元。形成了全省“北菜南运、西菜东调”最大的产地型蔬菜集散中心。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兰州高原夏菜榆中专供基地,高原夏菜品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10个。新增高原夏菜、中药材、百合等特色产业3万亩,总产值突破36.7亿元。建成万头牛场等8个养殖小区。严守耕地红线,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粮食产量预计达到12.8万吨。因地制宜,不断扩大该地区耐旱型甘草、黄芪、艾草等种植面积,全县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1.38万亩,全产业链产值7.5亿元。建设百合标准园2个,百合储藏库11家,库容量1500吨,百合真空包装生产线3条,年生产能力1000吨以上。注册商标5个,认证绿色食品基地1000亩。改造提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218个,县乡两级商贸仓储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
——全域旅游展开“榆中画卷”
榆中县坚持以“陇右明珠 生态榆中”为品牌统领,优化榆中一日游、二日游精品线路,倾力打造城市周末休闲游、田园采摘体验游、民俗文化游、浪漫花海主题游等乡村旅游线路,提高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知名度。突出重点项目带动作用,着力推进市民公园、栖云田园小镇、老家·浪街旅游小镇项目、青城古镇综合保护开发、榆中全域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红色文化旅游“张一悟纪念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兴隆山顺利晋级省级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6个3A级景区、5个省级旅游示范村,旅游收入达208亿元,榆中旅游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车道岭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老家·浪街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榆中成为省内乡村旅游热点打卡地。
用担当践行使命,全面决胜“三大攻坚战”
——脱贫攻坚获圆满收官
五年来,榆中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着力打造智力、电商、光伏、旅游、生态五大扶贫品牌,统筹推进产业扶贫等十五项脱贫攻坚工程,累计投资25.3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148个,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历史性摘掉了贫困县帽子,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饮水、住房安全得到切实保障,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生态环境逐年向好
五年里,榆中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质量完成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取得初步成果,矿山生态恢复综合治理加快推进。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系统推进黄河流域(榆中段)水污染治理,宛川河生态补水6000余万方,河道管治基本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加压推进“林长制”,加强42万亩公益林管护,实施退耕还林14万亩,完成造林绿化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6%。坚决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建成清水驿尾菜资源化处理项目,完成尾菜治理面积20万亩。
——发展环境安全稳定
五年来,榆中县积极稳妥推进债务防范和风险化解工作,从严规范举借行为,政府债务风险化解能力不断提高。“七五”普法规划有效实施,“法律八进”活动深入开展,全社会法治意识大幅提升。完成“智慧安防设施改造”和“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建成316个标准化“两站一室”、11个公安派出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
用脚步丈量民情,顺应了百万人民美好期盼
——疫情防控坚定有效
10月下旬,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榆中县迅速激活战时机制、进入战时状态,织牢织密联防联控网络,完成新冠疫苗接种78.7万剂次,排查管控重点人群1万余人,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132.5万人次,实现了零确诊、零感染目标。社会各界捐款捐物237万元支持我县抗疫一线,彰显了榆中人民同舟共济、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榆中贡献。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向好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民生事业稳步向前
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0484人,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47.1万人,创收117.6亿元。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实现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建筑领域农民工工伤保险全覆盖。整合资金1.13亿元,解决历史遗留的5400余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特困供养标准较2016年分别提高49%、60%、29%。整合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力量,发放救助资金2.88亿元。圆满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科技、融媒体、市场监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城乡低保提标8%、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提标30%,发放民生兜底保障资金5200万元。
——社会保障持续加强
通过深入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五年来榆中县累计投入10.9亿元,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大剧院、张一悟纪念馆等16个文体项目。荣获“省级文明县”称号。高标准完成“全面改薄”,新建、改扩建校舍17.9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多所,建成博雅小学、朝阳学校、苑川中学,教育园区主体竣工,全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面完成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探索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成立县二、三、四幼儿园,新增园位2340个。
用格局统筹发展,擦亮了“品质榆中”名片
——基础设施夯实完善
通过大力实施交通改造提升工程,榆中县五年来建成农村公路720公里,东金、小双公路全线贯通。打通了重要节点道路环城东路,新建城乡道路58条118公里,榆定路、薇乐大道等13条续建道路加快推进。更新改造三电大型泵站30座,建成调蓄塘坝20座,新增调蓄能力129万方,完成宛川河、兴隆河治理31公里,抗旱防洪能力大幅提高。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7个。建成农村卫生厕所5万座,新建垃圾处理厂6座,村庄垃圾收集点、卫生公厕实现全覆盖。持续推进农村“三大革命”,改厕3800座、改炕3000个,1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城市品质稳步提升
五年来,榆中县投资104亿元,新建市政道路72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展到16平方公里,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群众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建成李家庄、环城西路等7个棚改项目,7364户棚改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电梯房。实施中心城区天然气供气工程,县城通气率达到50%。建成第二热源厂一期工程,铺设、改造供热管网74公里。安装市政路灯1670盏,铺设雨污管道40公里。新建改造城区集中供热管网3公里,建成雨污管道5.2公里。
——“双城”建设强力实施
高标准编制了《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概念性)》和《榆中生态创新城总体规划(2019—2035)》,保障项目依法依规落地建设。截至目前,榆中县已完成14个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总体城市设计、城市生态绿道系统等专题规划,启动区域节能、无废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双城”建设的“四梁八柱”更加科学合理。生态创新城建设成功纳入省市“十四五”规划,谋划凝炼总投资1600余亿元的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科技研发等重点项目90个。启动实施28条骨架路网、安置小区、供水工程、污水处理等城市配套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夏纬七路、科创中心等重点项目即将投入使用。
党代会绘就“规划图”“路线图”人代会变成“施工图”“实景图”
榆中县确定未来五年“六六六”总体发展框架
为顺利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榆中县将深入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十四五”规划蓝图,主动顺应时代潮流、深入挖掘战略机遇、准确把握发展导向、全力争取政策支持,科学确定了牢牢把握“六个机遇”、着力破解“六个难题”、奋力打造“六个示范”的总体发展框架。
——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着力破解城乡联动不强的问题,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榆中作为农业大县、乡村大县,必须充分发挥决胜脱贫攻坚奠定的特色产业优势、基础设施优势、体制机制优势,积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着力破解城乡联动性不够强的问题,更高水平打造特色产业、更高层次建设美丽乡村、更高标准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奋力打造陇原共同富裕示范区。
——牢牢把握区域协调发展机遇,着力破解片区发展不均的矛盾,奋力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安排部署,为扎实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改善县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提供了突破口,榆中作为生态创新城承载地和全国120个新型城镇化强弱项补短板示范县之一,必须抓住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的有利条件,积极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兰西城市群、兰白都市圈建设机遇,着力破解片区发展不均衡的矛盾,坚决扛起兰州“东翼”腾飞的使命任务,主动融入“大兰州”发展格局,画好“同心圆”、唱好“双城记”、构建“增长极”,奋力打造西部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
——牢牢把握经济体系升级机遇,着力破解增长后劲不足的瓶颈,奋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区。
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是党中央站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高度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明确了奋斗目标,榆中必须发挥好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作用,积极抢抓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机遇,着力破解增长后劲不够足的瓶颈,围绕“城市服务型”和“工业主导型”发展方向,深入挖掘农业品牌优势、制造业集群优势,商贸枢纽区位优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调优经济结构,奋力打造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区。
——牢牢把握“双碳”战略机遇,着力破解产业品质不优的现状,奋力打造工业低碳转型示范区。
2020年9月,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凸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定力和历史担当,榆中作为工业大县,必须充分利用工业基础好、企业实力强、产业体系全的优势和基础,积极抢抓“双碳”战略机遇,着力破解产业品质不够优的现状,加快推进冶金、建材等工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储能材料等新兴产业,奋力打造全省工业低碳转型示范区。
——牢牢把握数字中国战略机遇,着力破解数字产业不快的难题,奋力打造数字经济建设示范区。
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建设数字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榆中坐拥12所大中专院校的科创平台,必须充分发挥高校云集的科研优势,切实用好数字产业成功起步的基础优势,积极抢抓数字中国战略机遇,着力破解数字产业发展不够快的难题,全力做好数字经济、信息产业、智慧城市“三篇文章”,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互融互通,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奋力打造西部数字经济建设示范区。
——牢牢把握黄河流域发展机遇,着力破解实施载体不多的制约,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榆中县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域,必须坚决扛起上游责任、切实履行上游担当,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深入开展水源保护、青山修复、“绿满榆中”等重点行动,积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着力破解实施载体不够多的制约,努力把“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城市名片延伸到榆中大地,加快建设青山环绕、绿廊纵横、五水润城、蓝绿交织、和谐宜居的生态样板城市,奋力打造西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榆中县新五年的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
榆中县区位优势明显、产业体系完备、交通优势突出、市场空间广阔、生态环境良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创新城和兰州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重大国家和省市战略红利将强力释放,正处于加快建设生态创新城、全力打造兰州城市副中心的黄金窗口期,正处于全面融入兰州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榆中县将强化机遇意识,乘势而上、借梯登高,借势发力、主动作为,努力把榆中的综合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就一定能够谱写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根据榆中县第十七次党代会精神和全县“十四五”发展规划,新一届政府工作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对甘肃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按照“一中心、一高地、一枢纽、五区”的发展定位,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全力冲刺西部县域经济百强县,奋力打造“品质榆中”,努力开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26年,确保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6亿元以上,争取实现翻一番目标,挑战400亿元高目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9%、10%。
围绕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2022年榆中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区性财政收入达到16.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8.53亿元,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798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32元,增长10%。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文/图 特约记者 杜莉莉 张永琰
相关新闻
- 2021-11-292022年榆中怎么干?七“新”连铸激活高质量发展“密码”
- 2021-11-29展望新愿景 逐梦再起航——西固区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新征程
- 2021-11-29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系统推进城关高质量发展
- 2021-11-29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844项政务服务事项恢复线下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