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杨秸秆:用有机农业为土地加冕
刚走进“杨秸秆”基地的大院,映入眼帘的便是大棚彩绘墙上的杨秸秆形象。“让甘肃的土地上长出高质量的农产品,我们的农业振兴才有希望。”说这句话的时候,杨肃昌教授的脸上充满了坚定。
杨肃昌接受采访 苏凯洋/摄
斜杠中年杨肃昌
初次见到杨肃昌,虽然看起来有点瘦,但说话掷地有声,走起路来快步流星。这位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的教授,在他的人生中扮演了很多种角色。作为甘肃省第一个拿到注册会计师的人,从1988年起,他就开始在校外开办与专业相关的公司了。而现在,他走出了校园,走进了田野;走出了熟悉的经济学领域,走进了陌生的绿色农业领域。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经济学家,也有很多农民,但是种菜的经济学家确是少有的,这种跨界让他将高深难懂的经济理论和复杂琐碎的农业实践结合了起来。他说:“种菜对自己的科研是有些许的耽误,但是多写或者少写一篇文章又如何!对我而言,创造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影响更多的人投身新型农业,这才是真正的价值!”
别看他种了这么多年的菜,直到去年他才开始吃自己种的菜。早些年,他要在榆中校区给本科生上课,同时他还是博士生导师,工作繁忙,所以吃饭都是在学校食堂草草解决。去年检查发现身体有一些问题后,他便下决心抽出时间,每天都回家吃自己种的菜。杨肃昌教授颇为自豪地称,吃了一年自己的健康菜,身体状况也比之前好多了。
杨秸秆基地种出来的蔬菜水果 苏凯洋/摄
有机农业:土地的新希望
榆中县从来不缺种菜的人,无论是高原夏菜,还是土豆,都是榆中的名片,但是“秸秆代替化肥、用疫苗代替农药”的种植理念却是杨肃昌带到这片土地上的。用秸秆技术种出来的土豆,产量是普通种植的5倍,他希望未来还能突破目前的产量。
杨肃昌介绍秸秆技术 苏凯洋/摄
我们走进李家庄杨秸秆健康菜的生产基地时,恰巧有农业部绿色基地办公室和甘肃农村农业厅的负责人也来考察指导,我们便和他们一起去了好几个蔬菜大棚。夏天的蔬菜大棚很闷热,但充满着收获的味道。
如何合理地整合和利用闲置土地是现代农业发展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杨肃昌在李家庄十年如一日进行农业技术创新的初心。“以土壤为基础的创新才是最接地的。”杨肃昌在带领我们参观蔬菜大棚的时候说道。
参观蔬菜大棚 苏凯洋/摄
早在2009年,杨肃昌就开始在李家庄种菜了。这里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勤劳朴实的农民们以及科研场地的便利性,促使杨肃昌选择了这片土地。创业初期,他在这片土地上投入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他戏称这八年为“八年抗战”。前期的投入并没有立刻得到回报,但他依然坚守在此,他将自己的积蓄拿出来投资种健康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杨秸秆”的产业中。他说:“我之前的公司赚钱很快,利润也相对较高,但是好多我已经放弃了,我想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杨秸秆’,大概还是因为对土地的情怀吧。”听基地的其他工作人员介绍,杨肃昌每天的工作很忙,但一周总会抽两三天时间来基地。他希望尽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农民重返土地,让“杨秸秆”助力乡村振兴。
种菜一片,助力一方
在好多地方,“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收入低、没有保障迫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离开家乡,而这也导致大片大片的土地被野草覆盖。土地,本来是最素朴的、真挚的,如今却无人耕种,荒草萋萋。
与之不同的是,在基地,随处可见 40~50 岁的中年女性进行蔬菜的采摘、运输工作,一些中年男性则进行翻土、栽培的工作。杨肃昌介绍:“‘杨秸秆’基地目前至少给60户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尤其是中年妇女,她们一个月在这里可以挣到3500块钱,而且还包吃包住。”对农村人来说, 40~50 岁着实是一个腹背受敌的年纪:上面有老人需要照料,身旁或有伴侣,身后还有孩子。他们没有接受过高等的教育,缺乏专业的技术与能力,所以只能从事一些基础性的体力劳动。另外,他们的养老保障相对来说也不完善,所以有些老人仍然还在用残存的体力劳作着。“杨秸秆”基地的出现,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让他们不再需要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让他们在熟悉的乡音中就能过好生活。
跟着杨肃昌十年的师傅 苏凯洋/摄
挑战,才是生命的底色
从蔬菜大棚回来,农业部的专家给杨肃昌提了一些建议。之后,杨肃昌在和我们交谈的过程中说:“生命是没有标准的,但是健康是有标准的”。目前“杨秸秆”的发展潜力很大,但依然面临着不少的压力,有机农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杨肃昌还传授给了我们大学生一些职场选择的经验,他告诫我们,无论如何,本事是第一位的。
坐在杨肃昌的迷你越野车上的时候,他提到自己还有过两次穿越罗布泊的经历,为了穿越罗布泊,他还专门买了一辆猛禽。大概是罗布泊的神秘吸引着他吧,让他一次又一次去征服它。
谈到对未来的规划,杨肃昌不仅仅想做蔬菜,他还想扩大到粮食生产、养殖等其他方面,杨肃昌说:“希望有更多的人看见‘杨秸秆’技术,利用这个技术将我们甘肃的农业发展起来,将我们的产品卖到全国各地,甚至是出口到其他国家。这样,也可以为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推力,做绿色有机农业不能有半点虚假,坚守下去才会有惊喜和希望。”
挑战、跨越让我们看到了秸秆之外的杨肃昌。无论是自己,还是土地,他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去追求更有价值的生命。告别之时,杨肃昌说:“我要开车去那边田野的一棵树下乘凉睡觉了。”广阔的田野,清凉的树荫,迷你越野车,乘凉的杨肃昌,这大概也是李家庄乃至榆中一幅美好的画卷吧。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刘瑶、苏凯洋、高思佳;指导教师李晓灵、赵爱莲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21-09-22【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乡村教师顾世银:从山里来,到山里去
- 2021-09-22【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农民诗人黄治文:在北山,给苍凉以名分
- 2021-09-18【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探访榆中夏官营古城
- 2021-09-18【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杏坛之下 皮影春秋——记“皮影教师”张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