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因地制宜,打出致富“组合拳”——平凉崆峒区麻武乡脱贫记
开车的师傅说,通往麻武乡城子村的山路,有108个弯。
虽然这山路又远又绕,但麻武乡的脱贫之路可以用顺风顺水来形容。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地处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是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的重点县区,也是全省58个集中连片的特困县区之一。2013年,这里的贫困发生率14.9%。而麻武乡就位于崆峒区的南部山区,沟壑纵横、山峦环抱,是全区最偏远的乡镇之一。
看着麻武乡现在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水泥房屋,很难想象6年前这里道路不通,人烟稀少。
2015年国家启动精准扶贫以来,麻武乡乡政府在全乡5个村先后新建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6个,水电网路等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要输血更要造血,麻武乡在安置点周边建成人畜分离式肉牛养殖小区5处,确立了以“肉牛养殖、劳务经济、观光旅游”三大产业为主导的富民产业发展路子,探索了“土地流转、就近务工、集体经济增收”的带贫带富模式,让村民们搬得下来也待得住。
城子村的新农村 常丫丫/摄
种养结合实现家门口挣钱
今年56岁的韩云鹏是麻武乡城子村的村民,自从城子村实行生态移民转移到新的安置点,过了半辈子穷日子的他,生活也有了新变化。在政府支持下,他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合作社打工”逐渐致富,成为城子村脱贫致富的典型代表之一。
搬家之前,韩云鹏住在土坯房;生态移民后,他家住上了有五间屋子的砖房。水电使用情况也大为改善,从前依赖山泉水,每天要好几趟地肩挑手提,虽然有电,但不稳定,停电是家常便饭,更别提网络了。搬下山后,水电网迁家入户,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
韩云鹏家的新房 常丫丫/摄
以前韩云鹏家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小麦和玉米,偶尔出去打零工,年收入1万元出头。搬家之后,他在村委的鼓励和指导下因地制宜种起了刺苞头,养起了牛、土鸡和土蜂。为了扩大规模并使村民们的土特产有路可销,城子村成立了农特产品开发合作社并开发了电子商务,将土特产从村民手里收购过来,统一加工包装,利用互联网,把这些山货销往各地。
空闲时间,韩云鹏与妻子就在合作社打工,全年下来家庭收入能达4到5万元,真正实现了“家门口挣钱”。
韩云鹏在接受记者采访 张世杰/摄
“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提到生态移民和产业政策,韩云鹏赞不绝口。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相应配套措施的落实,让“韩云鹏们”务工、挣钱、顾家三不误,日子越过越踏实。
养蜂“酿”出甜蜜生活
说起城子村的养蜂达人,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起倪永平。倪永平今年48岁,养蜂已经第6个年头了。走近他家,家里家外是一字排开的蜂箱,成群结队的蜜蜂飞进飞出,“嗡嗡”声不绝于耳,养蜂如今是他的“甜蜜事业”。
“最开始养蜂就是我个人喜欢。”倪永平刚开始只是试养了两窝,边养边琢磨,慢慢积累了一些经验。当地山区树多花多,扶贫工作组鼓励大家养蜜蜂,他在去年引进了新的养蜂技术,今年把规模扩大到了40窝。
倪永平家里的土蜂 常丫丫/摄
“今年气候好,山里的花种类多,长势好,蜂蜜的质量也纯得很,吃起来特别甜。”倪永平拿着刚包装好的一罐蜂蜜,语气里是抑制不住的自豪。
品质高,倪永平的蜂蜜一斤能卖到100元,他把蜂蜜装成一斤装和两斤装进行销售,一个房间内整齐地码着打包好的蜂蜜。每到产蜜季,还有外地顾客专程打电话让倪永平给他留着蜂巢。
倪永平家的新旧房屋对比 常丫丫/摄
收入越来越高,他还养了十几头牛,多渠道的收入让他脱贫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倪永平打算继续扩大养蜂规模,“最重要的还是蜂蜜的品质,国家帮我了,我也要对得起这份心意。”
无论是生态移民的韩云鹏还是养蜂大户倪永平,麻武乡这些普通老百姓乘着扶贫政策的春风,靠自己的双手彻底摘掉了贫困帽,走出了自己的致富路。
培育了富民产业,拓宽了增收渠道,如今麻武乡7个村均实现了脱贫“摘帽”,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2333元增长到2020年底的8026.9元。这几年的发展也提高了麻武乡的游客接待服务能力,全乡呈现着“种好饲草养好牛,劳务旅游促增收”的繁荣景象。
(作者范竹清、张世杰、叶晓梅、常丫丫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周兆瑜、杜兴彦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21-09-22【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乡村教师顾世银:从山里来,到山里去
- 2021-09-22【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农民诗人黄治文:在北山,给苍凉以名分
- 2021-09-18【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探访榆中夏官营古城
- 2021-09-18【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杏坛之下 皮影春秋——记“皮影教师”张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