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沃野谱新篇——民乐县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综述
原标题:广袤沃野谱新篇
——民乐县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综述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赵玉梅
走进民乐县,彩色的田地与村庄白墙灰瓦的房屋相互掩映,把乡村装扮得分外美丽。
近年来,民乐县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目标,坚持以产业振兴为根本、人才振兴为关键、文化振兴为灵魂、生态振兴为导向、组织振兴为保障,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振兴产业 建设实力乡村
今年以来,民乐县持续推进六坝民俗文化村、城北民俗村、新墩旅游度假村等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避暑度假、娱乐购物、户外运动、互动体验、观光摄影等服务设施,以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全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民乐县大力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按照绿色化、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模式,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我们按照‘稳面积、强管理、保质量、创品牌、增效益’的整体思路,持续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导群众自愿进行村组内互换并地、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特色产业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全县特色产业面积稳定在77万亩,六大特色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民乐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民乐县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为重点,全面推行“小块并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全面实现以土地整理推动土地流转、以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以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已建成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21个,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6万亩。
民乐县将绿色农业作为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着力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监管,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强化“三品一标”认证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目前,已建成农产品追溯示范平台8个,建立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19个,“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面积达到55万亩。
培育人才 建设活力乡村
民乐县注重发挥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引、育、用三举措,培育更多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精准引才计划和县域外民乐籍人才回流计划,灵活运用挂职、兼职、咨询等多种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优秀人才专家工作室,提升本土人才培育质量,推行农技人才“联镇包村挂项”和农技专家服务团联基地联农户服务制度,按需选派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和科技特派员,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实践操作、政策宣讲等形式,切实把知识、技术、经验等传授给群众,有效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今年以来,民乐县举办“欢度元宵节·秦声闹元宵”惠民演出活动、二月二民俗文化节、2021年梨花会等节会活动20多场次,开展各类非遗节目展演、非遗产品展示展销、特色美食展示展销、民俗文化图文展、乡村振兴随手拍等活动,以节会活动引导群众、鼓舞群众、凝聚群众,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民乐、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保护生态 建设美丽乡村
近年来,民乐县立足祁连山生态功能区定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高标准谋划实施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修复和黑河支流生态带、交通大林带、城市绿化带“一园三带”生态示范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1.3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19.06万亩、洪水河等7个小流域综合治理2.58万亩,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分别达12.19%、62.8%。
同时,大力实施生态宜居搬迁工程,将祁连山浅山区及农业基础薄弱、居住地点分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区域的4万余名群众搬迁至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小镇。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整治、煤炭质量管控、工业企业稳定达标、扬尘污染防控、面源污染管控等工作,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5%。
民乐县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大力开展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和取水许可管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全域无垃圾行动,持续抓好农村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产生活质量。
相关新闻
- 2021-08-19张掖民乐新型经营主体引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 2021-08-13张掖民乐:有效缓解26万亩农作物旱情
- 2021-08-11民乐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民办好“田间大事”
- 2021-08-06戈壁滩上崛起新城镇——张掖市民乐县七千多户群众“下山入园”开启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