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小康在基层】一个“空壳村”因何变成经济强村 ——朱家坡“蝶变秘笈”探析

21-06-04 08:23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靳佩佩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小康在基层】一个“空壳村”因何变成经济强村 ——朱家坡“蝶变秘笈”探析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朱家坡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满山蔬菜粮满仓,层层梯田北塬上,铁路公路通咱庄,红瓦白墙屋里亮,水泥路旁树成行,环境卫生大变样,群众光景年年旺,朱家坡美名到处扬……”

  朱家坡,是华亭市安口镇西部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村民都在传唱着这首快板。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却流传着另一个版本——“穷山窝,烂土房,漏风又漏雨;羊肠道,缺口粮,无钱又无奈……”

  2013年底,朱家坡全村141户,40%的群众住的是土坯房,全村硬化道路不足2公里,基础条件差,产业结构层次低,“吃饭靠种地,花钱靠打工”,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是典型的“空壳村”“烂杆村”。

  如今,朱家坡“粮食作物上山、经济作物铺川、山上牛羊满圈、山下蔬菜满园”,昔日的“空壳村”,一举变成了经济强村。

  8年,弹指一挥间,是什么让朱家坡华丽“蝶变”? 近日,记者走进朱家坡村,探寻它的“蝶变秘笈”。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

  孟夏时节,驱车行驶在绿野山乡,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高标准大棚映入眼帘,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槐花香扑面而来,五月的朱家坡,风景如画,生机盎然。

  “以前村里零产业,每两户中就有一户贫困户,不少村民外出谋生计。”回首往昔,村民朱玉琴感慨万分,“村集体欠债6万元,啥事都干不到前头去,各项工作在全镇垫底,出去都感觉低人一头。”

  曾经的朱家坡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薄弱、群众致富困难、村级班子软弱、村民人心涣散……

  村子要发展,“两委”班子先要强起来。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孔彦荣,是脱贫攻坚战略实施后选出的带头人,2014年初,他一上任就接手这么个“烂摊子”。“作为党员,我有带领群众脱贫摘帽的责任。”孔彦荣说。

  后进如何变先进?求变才有路!

  村“两委”走巷入户访实情、集思广益谋出路,首先从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入手。

  2015年4月,新农村建设项目落户朱家坡,当年,最偏远的芦子沟社18户群众先后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康屋。村里建成了村卫生室、文化广场、乡村舞台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安全住房、安全饮水和通社硬化道路全覆盖,繁花绿树相映成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人居环境改善了,村里又盘算着如何带领群众富起来。2015年,高原夏菜种植项目落户朱家坡。村“两委”带领干部群众一起担水浇菜,发展蔬菜产业。当年秋季,高原夏菜喜获丰收,平均每户菜农增收2000元以上。

  2018年,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朱家坡村党支部注册成立肉牛养殖和绿色蔬菜种植两个专业合作社。

  加强党建引领,才能激活基层活力。全村34名党员在技术服务、生产管理、产品销售一线,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涌现出了一批党员致富带头人。 

  朱兴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本在华亭当汽车修理工,2018年秋,他敏锐地“嗅”到村里的商机,回村承包了4个大棚,种植草莓、西瓜、甜瓜等,搞起了休闲采摘,带火了乡村旅游。2019年,他积极加入党组织,带动村里260人在棚里常年务工,种植规模扩大到14座大棚,年收入达30万元左右。

  在村党支部和朱兴明等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下,当地群众人心思变、干劲空前高涨,入社社员越来越多。至2020年底,朱家坡村有122户群众加入合作社,占到全村总户数的86.5%。邻近的神峪乡533户群众主动加入朱家坡的两个合作社,加上5户法人社员,农民社员规模达到660户。

  村社合一 龙头带动

  农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

  朱家坡村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干群齐心,以“村社合一”为笔墨,以养牛和蔬菜种植为纸张,用心书写好产业发展新篇章。

  “我们积极推行村级组织与合作社互融共建,不断健全完善合作社章程,将党支部(村委会)与合作社‘合二为一’。”孔彦荣介绍说,村社合一把村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合作社的经济优势“合二为一”,既维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又保证了合作社独立开展经营活动,真正发挥了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作用。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目前,朱家坡成立养牛和蔬菜种植两个专业合作社,建成果蔬大棚138座,修建百头养牛小区1处,现代化养牛大棚4座。2020年,朱家坡村蔬菜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169万元,纯利润达到18.5万元;养牛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35.3万元,纯利润达到10.3万元,村集体收入累计达到24万元,实现了从“空壳村”到经济强村的转变。

  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初衷是为更好地造福百姓。

  村集体有了钱,朱家坡村“两委”又谋划着带领村民发展旅游产业,大力开展垃圾清除、厕所改造、风貌提升工程。同时,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完成了道路沿线、巷道花园种花种草4000平方米、补植绿化苗木1000余株、种植万寿菊观光带50亩。

  环境美了,村党支部积极探索“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带领村民建成了休闲观光园、垂钓体验园、特色果蔬采摘园等“五园”,朱家坡摇身一变成了集产业开发、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观光旅游村。

  “这几年,村里年年举办农民春晚、汉服走秀、民俗体验、篝火晚会、果蔬采摘等活动,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观光旅游,个个都说朱家坡美得很,年年有变化。”今年67岁的村民朱荣说得眉飞色舞,为自己是朱家坡人而骄傲。

  “现在,村集体经济累计达到50万元,成了全镇的‘明星村’。”孔彦荣自豪地说。

  抱团发展 共同富裕

  产业发展得好,脱贫攻坚就有了底气。

  2018年以来,朱家坡深入推进“三变改革”,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闲置宅基地作价入股,把到村到户的573.5万元扶贫帮扶资金,按照村集体和贫困户2∶8的比例折股量化入股合作社,争取产业发展项目资金75万元,吸纳邻近乡村入股资金448.5万元,合作社资本规模进一步壮大。

  同时,引导群众以劳务、技术、设备入股,实现了“股变钱、地生钱、力生钱、钱生钱、房生钱”,使得群众与村集体、合作社联产联业、联股联心,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今年59岁的黄纪红曾经是朱家坡出了名的懒汉,“住的是土坯房,夏天漏雨、冬天漏风……”媳妇带着孩子离开后,他成天提着酒瓶子到处乱转,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2016年,在村党支部的协调帮助下,黄纪红搬出了大山,搬进了60多平方米的安全住房。2017年,为帮助黄纪红稳定脱贫,村党支部又安排他在村上硬化路工地打工,月工资3000多元,当年就实现了脱贫。

  2018年,黄纪红以折股量化资金入股朱家坡蔬菜合作社,并担任大棚管理员,在家门口成了一名“正式工”。“现在住得好,每月有2400元固定工资,年底还有分红,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黄纪红说。

  一人富不是富,一起富才是富。近年来,朱家坡积极发展新业态,通过举办民俗体验、篝火晚会、果蔬采摘等活动,每年吸引近10万名游客观光旅游,带动群众累计收入达到36万元。

  “每次活动都吸引周边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村里家家户户都出来摆摊,卖酿皮子、小杂粮、土蜂蜜、土鸡蛋等,会啥做啥、有啥卖啥,个个儿都赚到了钱。”孔彦荣说。

  朱家坡村在不断做大“蛋糕”的同时,更加注重“蛋糕”的合理分配,引导群众多投多得、多劳多得,实现了村集体、合作社同步增收,农民群众共同致富。

  2018年至2020年,村集体累计分红24万元,合作社累计分红15万元,群众累计分红84万元,户均1282.5元。

  星光不负赶路人。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道路上,朱家坡干部群众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越走越有信心……

  记者手记

  头雁领航 群雁高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群雁高飞头雁领,船载万斤靠舵人。这句话放在朱家坡,一点不假。

  朱家坡的今非昔比,就源于村“两委”强班子、夯基础、聚人心、谋发展。

  在采访中,听村民忆往昔说今朝,记者实实在在感受到朱家坡上上下下焕然一新,“一盘散沙”握成了“一个拳头”。村民从“站着看”到“跟着干”,人前不再低人一头,说起产业胸脯一挺、滔滔不绝。

  一个基层党支部就是一盏明灯,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领办合作社、推进“三变”改革、实行村社合一、发展多元富民产业……朱家坡村党支部“对症下药”、不断创新,不仅壮大了农业经营主体,提高了经营效益,还把村集体与群众利益紧紧“绑”在了一起。

  摆脱贫困不是终点,共同富裕才是目的。朱家坡村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勠力同心、苦干实干,带着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口袋脑袋一起富。

  阳光普照万象新,经济强、百姓富、民风淳、生活美,这正是8年来朱家坡人团结奋进结出的累累硕果。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2020年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2020年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 山河故事 | 武威,一马跃古今 一窟传千年 山河故事 | 武威,一马跃古今 一窟传千年
  • 年内上映!《吾爱敦煌》讲述樊锦诗与敦煌的故事 年内上映!《吾爱敦煌》讲述樊锦诗与敦煌的故事
  • 【文物图鉴】奔马界“顶流”,你pick了吗? 【文物图鉴】奔马界“顶流”,你pick了吗?
  • 匈奴歌谣里的秘密:河西走廊曾是匈奴的军工中心 匈奴歌谣里的秘密:河西走廊曾是匈奴的军工中心
  • 甘肃这座千年古寺 号称“陇右第一名刹” 甘肃这座千年古寺 号称“陇右第一名刹”
  • 台青到访刘家峡电水站:高峡出平湖 凝聚黄河魂 台青到访刘家峡电水站:高峡出平湖 凝聚黄河魂
  • 《穿越丝路的花雨》经典诞生背后的故事 《穿越丝路的花雨》经典诞生背后的故事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2020年甘肃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
2   爱心送考,兰州高考直通车启动
3   高考期间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天气较为适宜
4   临夏州将打造百亿级美食产业
5   2021年甘肃省高考填报志愿时间确定 继
6   兰州新区入选“科创 中国”试点城市(
7   甘肃省将608种医疗机构制剂纳入基本医
8   《2020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9   高考期间 兰州这些路段实行交通管制
10   临夏州百亿级美食产业“河州味道”品牌
11   甘肃职工庆祝建党百年风采展示活动将于
12   兰州高新公安“铁拳”出击 推进教育整
13   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总监杨志春一行到中
14   2020年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15   今天,跟着央媒看如意甘肃焕发新生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