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眼界丨绿釉陶楼院 古代西北的小小“城堡”
原标题:打开眼界 绿釉陶楼院
古代西北的小小“城堡”
坞堡一角
绿釉陶楼院 甘肃省博物馆供图
欧洲城堡
小伙伴们看过《格林童话》之类的童话画吧,欧洲童话中王子公主的故事都发生在城堡里,譬如《白雪公主》《睡美人》《青蛙王子》等等,这些童话的故事背景都是欧洲中世纪时一座座铜墙铁壁塔楼高耸的城堡。便是现在,若去欧洲旅游,也还能看到遗留的古老城堡,美得像童话……
在中国小朋友的记忆中,城堡是与童话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中国有没有城堡呢?若从时代与功用论,我们也曾有过类似的建筑,那就是兴起于河西走廊的“坞堡”。坞堡长啥样?与铜奔马同时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的“绿釉陶楼院”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坞堡”建筑模型。
壹 阁楼、角楼、飞栈,躲在其中成一统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国家一级文物“绿釉陶楼院”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河西走廊地域民居的独特形式。若说它是东方的城堡,还真没乱说。不知小伙伴们有没有看过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在这部系列剧第三部中,狄仁杰、李元芳们去凉州途中曾夜宿一座城堡,凉州就是武威,而“绿釉陶楼院”正出土于武威,所以,电视剧的情节设置还是很符合史实的。
我们中国的坞堡是这样的:楼院基本呈正方形,院中央高高矗立着五层阁楼,每层都四面出檐。与塔一样,也是由下至上层递缩小,但怎样都不会收缩成欧式的尖顶。中央有阁楼,围墙四角有角楼,无论阁楼与角楼,都设有透窗,以便对外瞭望,或在必要时发射弩箭。庄院四周设围墙,正面开门,门两旁辟窗,装菱格型窗柩。正门之上建两层门楼,院内除正面外均建有夹墙,门楼与角楼间以飞栈通连,飞栈有护墙,呈槽型,可供防守人员安全往来。
从坞堡的建筑结构及功能设置来看,不像是民居,更像是碉堡。没错,坞堡本就是集居住与防卫于一体的建筑。说起来,像“绿釉陶楼院”这样小规模的城堡才叫坞堡,规模大些的就不叫坞堡而叫坞壁了。壁,是铜墙铁壁的壁,更是坚壁清野的壁。在乱世中,居住在其中的豪强地主和武装力量及依附于他们的佃户们可以在其中囤积粮食物资,抵御外来异族侵袭和盗匪抢劫。太平日子里,可以安居其中。暴乱若起,便堡门紧闭,进可攻退可守,堡里的物资粮食可以维持坞堡中人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生活。如最著名的东汉末年董卓的郿坞:“高厚七丈,号曰万岁坞,积谷为三十年储。”所以董卓自己也夸耀说:“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意思是,便是闭门不出,与世隔绝地住一辈子也没问题。真是躲在其中成一统啊!
贰 坞堡、坞壁,乱世中的“桃花源”
生活在太平岁月的人们自然体会不到乱世之人命如蒿草随时被刈(yì)的惶恐,无论什么时候,生命安全都是最紧要的。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探究一下欧洲城堡的历史,其实,欧洲的城堡也是中世纪欧洲贵族修建的守卫自己领地的小型武装建筑,其功能与古代中国的坞堡一般无二,主要作用都是抵御外敌入侵。只不过地域不同,文化历史不同,城堡的形貌自然便不一样了。古代中国的坞堡里没有童话,没有王子、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但中国的坞堡有自己的故事。
坞堡最早出现在西汉末年王莽时期,比欧洲城堡的兴建时间早了1000多年,西汉末年,当时北方发生饥荒,社会动荡不安,富豪之家为了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以避乱世。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后,曾经下令摧毁坞堡,却始终禁而不绝。别的地方倒也罢了,西北边民常年为少数民族羌氐侵扰,若把坞堡拆了,天高皇帝远,大难临头皇帝陛下可保护不了你。所以,很多坞堡、坞壁都保存了下来。也幸好这些坞堡留了下来,在东汉末年天下再次战乱的时候,很多人因此可以活下去。但要说坞堡真正开始大范围流行还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之乱后,中国北方可以说是尽数落于胡人之手。汉人不想被胡人统治,于是一部分汉人逃离北方地区,去了江南;留下走不掉的汉人就联合宗族乡党,修建堡坞,据险自守,抵抗残暴的胡人。
小伙伴们有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吧,桃花源中的居民“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虽然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神仙之地,但从避时乱、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等几方面考量,所谓桃花源与避乱自守的坞堡、坞壁到底有多少差别呢?俨然是一座风光优美的坞壁罢了。难怪学者陈寅恪先生经考证说,陶渊明描述的桃花源,实际就是一座坞堡!
你瞧,欧洲的城堡有浪漫的王子公主童话,中国的坞堡有美丽的田园风光、白发垂髫的悠然生涯——看上去是不是更美!
相关新闻
- 2021-05-10打开眼界丨凤首龙柄胡器形 开创执壶器皿先河
- 2021-04-26打开眼界丨翼兽形提梁铜盉:千年前的“中西合璧”
- 2021-04-12打开眼界丨一方刻字的物件儿 印章却是最权威的代表
- 2021-03-29打开眼界丨古画中的清明,那久远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