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犇”跑在扶贫路上的第一书记于清

于清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无疑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在这实“鼠”不易一年里,有一位温暖的大姐姐在省商务厅党组的正确指导和县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带领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成员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用一股“犇”劲带领群众踏上致富小康之路。
据了解,于清是甘肃省电子商务处副处长,于2019年5月17日选派至靖远县永新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冲锋衣、牛仔裤、马尾辫”这个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的身影,成为了永新村民对于清最深刻的记忆。踏着朝晖出门、伴着星辰归宿,她是勤学笃行、信念坚定的宣传员;她是俯下身子,深入基层的战斗员;她是善于沟通,遇事不拖的联络员;她是真情帮扶,不辞辛劳的服务员;她是严把标准,刚正不阿的监督员。
当好宣传员
有她在,群众们就有了主心骨,自于清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她通过“一学、二讲、三走访”的方法搞好党的扶贫政策宣传工作。她通过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类培训,努力吃透上情,增强对扶贫政策的理解和把握,确保成为脱贫攻坚的“政策通”和“活字典”;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发放宣传单等形式,使扶贫政策家喻户晓、人人旨知;又通过扶贫政策列出详细清单,制作成明白卡,亲自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庭院,广泛开展宣传,努力引导广大贫困群众消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做好战斗员
她心里清楚,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取得脱贫攻坚最后的胜利,“干部在其位、尽其责,坚持五加二、白加黑,盯紧两不愁、三保障,务必抓进度、抢时间,把脱贫攻坚的重任牢牢的扛在自己肩上”,这是她经常叮嘱队员的一句口头禅。在大走访活动中,战斗的步伐未曾停息,于清带领工作队员共走访423户,排查问题18项,现场解决6项,向上级领导反馈12项。普查前期,工作队反复核查贫困户各项信息资料,切实做到问题一组一组查摆、档卡一户一户校准、帮扶一项一项抓实、资金一笔一笔审核、政策一条一条落地、责任一级一级到人,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普查现场登记工作中,连续高强度工作20余天,每天工作均在10小时以上,圆满完成普查任务。
干好联络员
“躬下身子,开动脑子,拿出点子”,这是于清做帮扶工作的时候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她在驻村工作的时候非常注重实践和沟通,她要求队员要在驻村工作中做好“三个沟通”,一是同群众搞好沟通,理清工作思路,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同厅领导及相关部门进行汇报沟通,取得厅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三是同乡党委政府搞好沟通,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争取资金项目的支持。在有效的沟通下,帮扶农户在商务厅开展的消费扶贫活动中销售枸杞等农产品约4.3万元。促成永新乡中心幼儿园与商务厅幼儿园开展结对共建。推荐永新乡服务站运营企业同兰电商公司参加“三品一标”培训和甘肃省第一届直播电商带货大赛,进而有效提升了永新乡农特产品知名度。
做好服务员
于清坚持“恪守为民之责,常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的原则,时刻把“店小二”的服务态度放在心中,沉下身子、耐下性子,用真心、献真情、下真功,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做到经济上为群众解困、生活上为群众解难、发展上为群众助力。疫情期间工作队通过村社微信群、电话、网络视频会议等方式,及时通报官方权威媒体疫情信息,宣传国家和上级政府疫情防控措施,引导村民们科学防控。同时,向村两委援助600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动员村支部党员响应县委组织部号召,积极捐款抗击疫情,永新村65名党员共捐款7420元。
当好监督员
于清自驻村工作以来,亲自参与产业、水利、电力、社会保障等到村到户资金项目的监督,指导落实村务公开制度,督促村“两委”对涉及脱贫攻坚的资金项目及时进行公开公示,形成了协调顺畅、配合紧密、责任明确的项目监管运行机制。2020年到户项目两类75项,其中发展“五小产业”58个,包括搭建枸杞晾晒棚52个、新建枸杞烘干房3间,扶持养鸡厂建设4户;扶持养殖产业新建羊圈14个。扶贫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战斗步伐永远不会止步,于清告诉记者,她将不竭余力,努力奋斗,继续为巩固永新村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 马小东 图/文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