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新春走基层】灵台:蔬菜大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21-02-03 16:57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魏湘

  蔬菜

  近年来,灵台县始终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加大科技投入、现蔬菜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近日,记者走进灵台县中台镇水泉村,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为单调的田地增添了许多活力,菜农魏红军夫妇正在自家的菜棚内忙碌的劳作着,棚内的油菜翠绿鲜嫩,葫芦长势喜人,一筐筐码放整齐的油菜也整装待发,即将被送往县城的超市,通过他们的辛勤付出,科学管理,一座座蔬菜大棚早已成为他家增收致富的“聚宝盆”。2017年初,魏红军为了照顾双腿残疾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他心头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在外出务工,回家种植蔬菜,然而外出务工多年的他并没有种植蔬菜的技术,没技术,他就通过网络,通过县乡组织的各种培训不断学习,还自己修建了4座蔬菜大棚种植辣椒和西红柿,在他的摸爬滚打下,一年下来,他种植的4座蔬菜大棚利润竟然不错。尝到甜头的他想大干一场,2019年他从村上承包了123个钢架大棚,扩大了种植规模,成为了水泉村种植蔬菜大户,每年吸收当地务工人数30人左右,人均务工收入可达1万多元,现如今,他早已从种菜“小白”到经验丰富的种菜“达人”。

  “我今年种植了13棚葫芦,70几棚油菜,平均收入都到3000多元,一年净利润大概20几万,今年是我第二年种植蔬菜,效益比出门打工要好很多,还能照顾上老人和孩子,我觉得我现在的日子很幸福。”魏红军高兴的告诉记者。

  魏红军

  魏红军只是灵台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灵台县蔬菜产业发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设施蔬菜、高原夏菜和复种蔬菜三大基地建设为重点,以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为抓手,大力提升蔬菜产业提升工程,全力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县设施蔬菜生产小区累计达到22个,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累计分别达到285座和2411座,种植蔬菜3.03万亩,投入财政资金3085.245万元,实现收入0.77亿元。

  灵台蔬菜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张晓峰说:“2021年,灵台县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落实达溪河川区285座日光温室越冬蔬菜生产和2409座钢架大棚春提早生产,春耕期间将全面落实4个乡镇1000亩朝天椒示范基地建设任务,同时全力开展蔬菜种植技术指导、培训和宣传工作,确保年内完成蔬菜种植3万亩,产值将达到7600万元。”

  通讯员 仇睿红 李常欢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新春走基层】渭源:羌蕃鼓舞闹新春 古风遗韵过大年 【新春走基层】渭源:羌蕃鼓舞闹新春 古风遗韵过大年
  • 池春雪在全国越野滑雪冠军赛斩获第三金 池春雪在全国越野滑雪冠军赛斩获第三金
  • 【“三区三州”行】甘肃勒秀:扶贫路上的流动医院车 【“三区三州”行】甘肃勒秀:扶贫路上的流动医院车
  • 甘肃庆城:高铁沿线聚众狩猎 民警当场查获 甘肃庆城:高铁沿线聚众狩猎 民警当场查获
  • 花香迎新春 花香迎新春
  • 甘肃举行“乡村振兴正当时 青联委员带甘味”活动 甘肃举行“乡村振兴正当时 青联委员带甘味”活动
  • “翠绿”黄河水流经兰州城 居民感叹“黄”河哪去了 “翠绿”黄河水流经兰州城 居民感叹“黄”河哪去了
  • 抓实十项措施 推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抓实十项措施 推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武都:花椒电商累计销售总额达15亿
2   灵台:危房改造“转危为安”暖心间
3   民乐:扶贫车间让贫困群众变身“上班族
4   西和:2021年将为民办好10件惠民实事
5   瓜州:逆势扬帆开新局 乘风破浪再出发
6   瓜州:当好 “守关人”筑牢 “生命线”
7   康县店子乡:选出了好班子 干出好成绩
8   民勤:税收优惠“不来即享”为企业“赋
9   甘州上秦镇:人勤冬“暖”育苗忙
10   【新春走基层】临泽:立春鲜花俏 花市
11   武都:易地搬迁 搬出美好新生活
12   宕昌:科技之光照亮富民产业路
13   金塔:“小瓜子”蝶变大产业
14   【新春走基层】灵台:蔬菜大棚成为群众
15   灵台:牛产业拓宽致富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