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告别贫困 拥抱小康 ——通渭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告别贫困 拥抱小康——通渭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11月21日——值得近44万通渭人民记住的日子。这一天,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布经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包括通渭县在内的8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通渭县境内沟壑纵横,贫困长期困扰着这片土地。2011年,通渭县被国家列入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7年被列为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上下,众志成城,携手并肩,奋战于脱贫之路。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一路走来,通渭人民交出了一份成就显著的“脱贫答卷”。
产业赋能 夯实脱贫根基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和重要抓手。通渭县委、县政府坚持全域规划、区域布局,出台三年行动方案,累计投入12.1亿元扶持贫困群众发展草畜、林果、金银花、劳务等六大特色产业。
纵观通渭县产业发展规划图,草畜产业在全县遍地开花,东北部和西南部8乡镇果品产业初具规模,中南部9乡镇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光伏产业基本覆盖所有贫困村。
有了产业,贫困群众便有了脱贫的底气。位于通渭县工业集中区畜草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甘肃天耀草业科技有限公司,集饲草加工,肉牛繁育、育肥,蚯蚓养殖、肥料研发销售等为一体。公司负责人汪继武介绍,公司在实践中探索出“科技研发、良种繁育、投母还牛、入股分红、吸纳就业、培训带动、订单农业、产品互换”八种扶贫方式,实现了草、畜、肥循环模式,提高了秸秆利用率,每年处理8万吨左右秸秆,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最让汪继武难忘的一幕是,看到农民将一车车草交到公司换成现金,感觉公司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目前,全县贫困户到户产业项目覆盖率达到100%。
到村到户 脱贫不落一人
脱贫攻坚,既是一项政治责任,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为了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通渭县制定14个筛查清零方案,以“过筛子”的办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老话,似乎不能用在李店乡李店村邢坡社村民们身上。李店村邢坡社村民陈昀迪深有感触:“我们社以前在山顶上住,只能靠水窖蓄水,天下雨多,我们能用的水就多一点。路也不好走,坑坑洼洼的。孩子上学还要过一条河,下大雨的时候,特别担心孩子。”几年前,陈昀迪家的日子就在山顶上的一座土房子里过。
穷则思变,变则通。既然大山里的日子不好过,那就搬下山。“十三五”以来,通渭县搬迁群众2796户,实现了应搬尽搬,旧房拆除率达100%。陈昀迪也不例外。受益于易地搬迁扶贫项目,陈昀迪一家从山上的老房子搬到了山下的联排小院,二层楼,150多平方米。这是陈昀迪曾经不敢奢望的。
搬下山,还要稳得住。陈昀迪不仅有公益性岗位工作,每月500元工资,还到家门口的金银花基地务工,剪枝、锄草,活儿不累,一年可以收入2万元左右。
“以前在山上只能种小麦等农作物,需要人力,我拉不动,农忙时,在外打工的老公还要请假回来干农活。一年挣不了多少钱。”陈昀迪说,现在学校离家也不远,“搬下来感觉生活没压力了。”
据了解,通渭县按照“光伏·产业+N”模式扶持壮大后续增收产业,为搬迁群众配套光伏电站,建设养殖暖棚,大力扶持发展金银花、花椒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劳动力培训和输转力度,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就业。
自力更生 脱贫不等不靠
在榜罗镇,提起闫航军,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大伙儿都说,闫航军是自力更生脱贫的好榜样。
2013年以前,闫航军家是榜罗镇庙滩村的典型贫困户之一,家里的土坯房低矮简陋,没有像样的家具。“最发愁的还是娃娃的学费,当时孩子们读大专、中专。幸亏党的政策好,申请了贫困生助学金,娃娃们能把书念下去。”闫航军说。前几年,地里种些玉米、马铃薯、胡麻等传统农作物,一年收入微薄,仅供糊口。
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2015年,闫航军开始种植中药材。“我是村里第一个种中药材的人。县、镇还组织培训,让我们免费学技术。看到效益好,村里的乡亲们也跟着种中药材了。”闫航军说,几年前,他还尝试养殖肉牛,牛粪还田做肥料,“我还要扩大养殖规模,牛粪施到田里,形成良性循环了。”
闫航军家里的光景逐渐变好。通过危房改造项目,新房子窗明几净,装修得整洁漂亮。规整的院子里,还有不少盆栽摆放其中。院外的山路,闫航军还栽了绿植,为山洼洼增添了些许绿色。“现在家里有了存款,心里亮堂了很多,也有心思打理这些花花草草了。”闫航军说。
在通渭的山村里,还有很多位像闫航军一样的群众,他们深知赶上了好时代,自己怎能不努力!
脱贫摘帽并不意味着休止符。通渭人民将继续发扬“三苦”精神,夯实脱贫成绩,迈向小康之路。
相关新闻
- 2020-08-31决战决胜最后贫困堡垒 ——岷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 2020-06-09用理论武装群众 把政策交给群众 让群众教育群众 定西市脱贫微宣讲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 2020-08-27漳县:让贫困劳动力端稳就业“饭碗”
- 2020-08-07定西:漳县3420名贫困群众在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